代县古上馆城建设之研究(下)

回复 星标
更多
2803578<2803578> 2022-12-17 17:24 山西 忻州 只看该作者

代县古上馆城建设之研究(下)

、雁门郡内迁造就古上馆城

王莽篡国夺权后,为缓和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诏令,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着手进行改制,在历史上叫作“王莽改制”。改制力度不可谓不大,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国内篡改官职和郡县名称,大改田亩税制及流通铢钱等等,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最终导致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始建国二年(10年)十二月,也就是王莽篡位的第二年,还下诏更名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说“降奴服于威侮五行,背叛四条,侵犯西域,延及边陲,为元元害,罪当夷灭”,并遣将“百八十人”,“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万人”,全面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王莽改制引发的民众起义王莽的一番自作孽式的骚操作,效果可谓“奇佳”,不但成功地失去民心搞乱社会,导致“内郡愁于征发,民弃城郭流亡为盗贼”,而且引来匈奴对边郡的不断侵扰,使边境地区吏民被掠杀者不计其数。时为边地的雁门郡,自然也是深受其害。王莽在位14年,这种内忧外患的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到地皇四年(23年)的十月三日,当他被绿林军砍掉头颅悬挂示众的时候便永远消停了。但这场由他所引发的匈奴侵扰,并未因此结束,反而愈演愈烈。王莽改制的时间并不长,以他的毙命宣告了新莽时代的结束,但他的残余势力仍然盘踞各地。刘秀在建武元年(25年)六月称帝,随即第一时间下诏恢复旧制,当时国内战争仍在持续,他忙得焦头烂额不亦乐乎,一边破击新莽余部,剿灭赤眉“群盗”,一边安抚“元元”百姓,恢复农耕民计。因此,他的诏令未能立即在雁门郡落实,其间有一个国土收复和政权更替的过程。王莽在位14年,加上东汉政权影响力有限的10年,共计24年。其间,各级官员及百姓已经习惯于称原善无县城为上馆城,原阴馆县城为下馆城。事实上,雁门郡一直处在匈奴的经常侵扰之中,直到“建武九年(33年)正月,徙雁门吏人于太原。”也就是说,雁门郡的高级官员实在不堪忍受匈奴的不断侵扰,多次上书光武帝刘秀,想要把治所及官员搬迁至内地。于是,刘秀于公元33年正月正式下诏,将雁门郡的官员内迁安置到太原郡属地。那么从哪里徙移“吏人”呢?当然是从善无县所在地的上馆城,因为雁门郡治仍在恢复名称后的善无县,县一级的官员暂时坚守待命,先让郡一级的行政官员回迁内地。那么又是徙迁到太原郡的哪里呢?据忻州文化名人彭图先生考证,认为是勾注山南、广武县东之地,笔者亦深以为然。原因有三,一是雁门郡治南徙不会走得太远,一为安全,二为就近,三为管理,既能暂时躲避匈奴骑兵的锋芒,还能就近实现对百姓及属地的管理。二是勾注山的南北两侧分别是忻定盆地和大同盆地,它成为中国古代内地与塞外、中原与漠北的边境地,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三是陉口“勾注塞”地势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名列《吕氏春秋》“九塞”之中,成为中原王朝讨伐匈奴的攻守门户;由于勾注山及勾注塞的存在,陉北之地常受匈奴侵扰,而陉南之地则安全不少,匈奴骑兵想要越岭跨击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综上所述,此次雁门郡官吏内迁,就是安置在陉南广武县城东,在可能是馆驿的地方扩建而成。如果真为馆驿之地,比起东汉末年曹操将云中、九原、定襄郡别置新兴郡迁到今忻州市忻府区境内,西晋刘琨迁陉北五县到陉南之地,均在新迁之地另筑城池安置吏民,既要快捷很多,又能省钱不少,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不是馆驿之地,仅是一座村庄也没关系,部分本郡富户及商人也会趋之若鹜,积极参与城池的修缮与扩建,并修建一些饭馆、旅店及酒肆等服务设施,虽然更多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利益考虑,客观上却为城市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然属于侨置性质的内迁,原雁门郡治所(即善无县城)叫上馆城,那么新筑之城也该叫上馆城。于是,中国历史上便诞生了陉南古上馆城。根据侨置案例来看,移置时间有短有长,有的在几年、十几年后回归本土,有的用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更多的却是“一朝离别终未回归”。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十二年(36年),遣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十三年(37年)二月,遣捕虏将军马武屯滹沱河以备匈奴。”“十五年(39年)二月,徙雁门、代郡、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关、居庸关以东。”“二十五年(49年)春,南单于遣使诣厥贡献,奉蕃称臣;又遣其左贤王击破北匈奴,却地千余里。三月,南单于遗子入侍。是岁,乌桓大人率众内属,诣厥朝贡。”“二十六年(50年),遣中郎将段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将,将兵卫护之。南单于遣子入侍,奉奏诣厥。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

收复陉北失地后的东汉疆域图也就是说,东汉政权于建武九年(33年)将雁门郡官吏回迁到陉南古上馆城后,在防御匈奴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但迫于更加严峻的形势,又于建武十五年(39年)将雁门郡、代郡和上谷郡三地民众,一起迁移到常山关(即今河北唐县倒马关)和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内)以东的地区,暂时放弃雁门郡、代郡和上谷郡三地。直到建武二十六年(50年)前后,匈奴部落内讧分裂,南单于将北匈奴赶至“千余里”外的漠北,他被封为“匈奴中郎将”并占据云中之地,然后刘秀才下诏让包括雁门郡在内的八个郡的百姓回归本土。那么雁门郡的官员又是什么时候迁离古上馆城的呢?也是建武二十六年(50年)。是年,东汉政权成功收复陉北大片领土,“发遣边民”“布还诸县,皆赐以装钱,转输给食”,不仅重置了雁门郡,还将原属太原郡的广武、原平两县,原属代郡的囟城(即今繁峙县)均划入雁门郡;又重置了定襄郡,将原属雁门郡的善无、中陵(即今朔州市平鲁区)划入,撤销原属雁门郡的沃阳县(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郡治改设在善无县。而雁门郡由于划出北面三县,划入南面三县,郡治便移到了新雁门郡的腹地,也就是被称为下馆城的阴馆县城。从此,原善无县的上馆城寂然无声,而侨置雁门郡治17年的广武县上馆城却保留了下来。四、古上馆城系今代县城之西关170年后的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将雁门郡正式移置到勾注山南的广武县,即古广武城。又经340多年后的北魏延昌元年(512年),肆州之雁门郡发生特大地震,地陷土裂,山崩泉涌,直接造成古广武城垣残壁破。熙平至武泰年间(516—527年),北魏明帝元诩又将雁门郡正式移置到古上馆城。大象元年(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将肆州治所一并移至古上馆城。至此,古上馆城成为州、郡、县三级治所。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杨坚废雁门郡,并改肆州为代州,开始了“代”县辉煌而又多事的时代。以前很多志书及学者,包括1988年版《代县志》和2010年版《雁门关志》,均认为古上馆城即今代县城。其实不然,在编纂二轮《代县志》期间,不少专家老师经过翔实的研究和论证,认定古上馆城应为今代县城之西关。据考证,今西关城廓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稍长;周长五里二百七十步,护城河深丈许;城墙先为土筑,后以砖包;共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每座城门外均建有瓮城。按照古时规制:“一门为寨,二门为堡,三门为池,四门为城。”既然建有四座城门,确定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古城。西关内设有东西、南北大街各一条,十字交叉。玉皇阁坐落于十字中心,台基雄踞,上为三层四檐楼阁,十字歇山顶,巍伟壮观。另建有神行殿(亦称北斗庙),用以祈雨祭拜;宋、金、元时期屡加封号,曰顺德侯、佑顺公、广佑灵应王。此外,还建有太傅院、圆通观、观音阁、龙王庙等。据称,明景泰五年(1450 年)参政王英重筑此城时,东、南、西、北四门阁楼尚在,其中北门阁楼悬挂“上馆城”古匾一块。明时,雁门驿、纺织局、补助局、转输厂均置于此。遗迹及相关资料显示,在西关的西门外,还建有小西关,周长二里一百八十步,设有两座门,亦具备堡的规制和格局。今西关由大西关、小西关、香圪坨儿、坛沟、书房院、三里河、河下等七部分组成。香圪坨儿位于西关西门外,是明清繁华的集贸市场。其北有三清观,坐北向南,观前有钟、鼓二楼;中有过殿,东西配房各三间;后为大殿,面阔三间,歇山顶。坛沟在大西关东门外,一股清流由此注入滹沱河。书房院内有明代南京通政使张崇礼所筑的考盘园,园内建有华亭、书阁等建筑。三里河以西有映碧园,为明兵部尚书孙传庭的私家园林。那么代州古城是什么时候建设?古上馆城又是什么时候弃用?代州古城的始建年代尚无确切考证,但自隋唐年间起已被称为代州城。清光绪《代州志》载:(古城内)圆果寺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 年)。据明代洪选《圆果寺塔记》载:“(经唐以前历代修葺后),寺内时有舍利宝塔一座,清凉阁九间,殿山门五楹,大山门、大梵坊各一,两翼有十四院,东西禅室各一百八十间,僧侣五百众。”据此推断,代州古城之修筑或亦在其时,且建制规模堪称宏大。笔者认为,代州古城与古上馆城毗邻,随着三级军政机构的增加,城内住户不断增长,商业贸易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向东扩张势在必行。代州古城应是古上馆城的新城,它的建设是一个历朝历代接力赛式的长期不懈的过程,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嘎然而止,并且与古上馆城长期并存,互为依撑。由于它的规划建设时间充裕,可以设计得更为科学更为合理,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赞誉代州古城为“一座计划得极好的城市”。但在古代,代州及雁门关战略地位极高,被明末清初的方舆大家顾祖禹评价为:“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因此,代州及雁门关一带战争频仍,兵燹不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座城池或许可以经受大自然的考验,却往往挡不住战争的洗礼,正如屡毁屡建的代州阿育王塔,无奈进入建设—毁灭—复建的轮回模式。代州阿育王塔的前身为齐代州城东古塔,为《法苑珠林》所载的全国仅有的十九座佛祖真身舍利塔之一。北齐天保元年(550年),东魏权臣高欢之次子高洋自立为王后,在北齐境内大兴土木建寺起塔,其中在古上馆城东修建阿育王塔。其时雁门郡治已迁至古上馆城,但距离移置肆州尚有29年。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武帝宇文邕灭掉北齐,在北齐境内实行排佛政策,建成不到三十年的城东古塔遂遭到毁灭。隋开皇元年(581年),文帝杨坚即位后,在原塔旧基重新建寺起塔,该寺先名毗阇寺,后改称龙兴寺,曾是代县历史最古老、规模最宏大的寺院,巍峨挺拔的佛塔,堪称一州之胜景。唐会昌二年(842年)至会昌五年(845年),武宗李炎又发起大规模的毁佛运动,代州龙兴寺及阿育王塔一并毁失。唐大中年间(847—859年),宣宗李忱复建寺塔,并改名为圆果寺一直沿用至今。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木质结构的阿育王塔被雷电击中焚毁。崇宁三年(1103年),经五台山多位僧道化缘重建,阿育王塔再次屹立于代州大地。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年)九月,代州民众反抗元兵败退塔中,无奈举火自焚塔毁人亡。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工正卢智长奉旨重建代州阿育王塔,以北京妙应寺藏式大白塔为蓝本,修改样式后改建为砖塔,即为保存至今的代县阿育王塔。代县城内的隋唐建筑,尚有创建于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的天宁寺,经历代修缮保存至“文化大革命”前期,遗址位于代州古城边靖楼东北、北城墙内侧;唐代创建的文庙位于代州古城西南部,原为儒学学府,元至正十八年(1358 年)因战事被烧毁,至正二十七年(1367 年)经知州倡议捐款重修。创建于宋元年间的寺庙道观尚有不少,如将军庙、武庙、小关庙、北关寿宁观等等。这些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遗址,充分印证代州古城及古上馆城长期不断进行修建的过程。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 年),元兵南下时代州古城及古上馆城遭到毁灭性破坏。明洪武六年(1373 年),吉安侯陆亨与都指挥使王臻一道大兴土木,在代州古城原址基础上加高加宽,采掘南、北两山之石作基,内为夯土打实,外用城砖包砌。城垣东西稍长,有二里半;南北略短,为一里九十三步,呈长方形。因东北方为秃角,形如“丑”字,丑属牛,故称“卧牛城”。城内小关庙有碑记载:“城周长八里一百八十五步,加四逻城周长计九里十三步。”城设东、西、南、北四门,四门之外各筑瓮城,高与城齐。瓮城外又筑逻域,高及城之半,各设暗门。逻城外又筑护城河,河深两丈,环城带绕。四门外各设吊桥,以通出入。四门、四瓮城及四城角各建堞楼一座,共 12 座,以守望敌兵。城中央又建鼓楼、钟楼、奎星楼,南门外建有南楼,全城共有楼 16 座。明景泰元年( 1450 年),为加强代州古城的防御体系,参政王英复筑西关土城,周长三里一百九十六步,壕深丈许。从此,古上馆城便正式成为代县城之西关。

明代州城池图明成化二年(1466 年),都指挥同知张怀新筑东关土城,周长三里有余,壕深两丈。嘉靖三十年(1551 年),朝廷又新筑北关土城,周长二里许,原壕深一丈五尺,后为沙河所淤。东关、北关建制相仿,均开设城门两座;南面因有天然屏障滹沱河,故未设关。至此,代州古城形成特有的“一城三关”格局。万历年中,三关均甃以砖石,代州古城遂成为城防坚固、声闻四达的晋北雄州。[作者系代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