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中国谜题”令西方着迷但又感到不安

回复 星标
更多

 英国学者:“中国谜题”令西方着迷但又感到不安

来源: 参考消息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8日发表与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进行的访谈实录《沃尔夫:西方眼中最大的“中国谜题”》。沃尔夫在访谈中畅谈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国模式。他认为,在西方人看来,中国有一些让人着迷的、专属于自己的“谜题”,对中国模式的不理解和恐惧导致了一部分对中国的负面看法。


中国有一些令人着迷的“谜题”


沃尔夫说,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国家,一个人对于这样一个国家的认识,必然是非常片面和不完整的。中国的语言文化和西方都不同。“我始终提醒自己,我可能永远无法彻底懂它。人们总是问我是否了解英国,我的答案是,我不能,更别说中国了。”


578210

▲马丁·沃尔夫


沃尔夫说,一个人恐怕永远无法彻底了解一个地方,但中国也确实存在一些让人着迷的、专属于它自己的“谜题”。比如中国经历了一个非常快的现代化过程——一个非常古老的文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推进现代化,这个现象独一无二。此前也有其他国家实现过快速现代化,比如韩国,但中国经济规模远大于韩国,这种规模增加了它的复杂性。


沃尔夫认为,对于西方来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中央集权的,同时中国又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这种奇怪的对比也独一无二。那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如何实现的?对西方人来说,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谜题。


西方经济学核心原理也适用于中国


在谈到自己平时如何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时,沃尔夫说,他不是奉行经济帝国主义的经济学家,不认为经济是一切,但他认为有些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他认为经济学的核心原理是逐利,也就是人们寻求利益的动力。这不仅存在于公司中,也存在于个体。这个理论用于中国时,解释力很强。中国人有很强的逐利动力,如果你观察全世界的中国人就知道,他们运营企业的能力非凡,在商业上极富天赋。


沃尔夫认为,用关于发展的标准经济学原理来描述中国没有问题。这一原理的核心就是,经济增长由人力、资本和创新推动。在资本这一块,中国在我们所有观察的国家中,拥有最高的投资率;在人力这一块,中国人对于教育也就是人力资本极其狂热;此外,中国也致力于创新和技术升级。所以这些经济学原理都适用。


沃尔夫说,中国经济当然有很多特色,其中一点是国家在经济中的角色。在每一个大企业中都有一个党组织,这一点很特殊。我们需要搞清楚他们的角色,他们是怎么工作的,会怎么影响企业运营。但要知道,西方也有很多不同形态的资本主义,德国资本主义不同于美国资本主义,日本的资本主义又不一样。中国的不同之处,或许并没有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差异那么大。明白这一点很重要。


578210


另外,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仍然相对贫穷。发展中国家有一些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质,比如潜在的增长率更高。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西方就没有这样一个进程,因为西方已经高度城市化了。中国仍然有一个非常大规模的农业经济,这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不存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其他东亚国家很相似,但中国这一进程的规模和速度是独一无二的。


西方对中国的负面看法一部分由恐惧支配


谈到西方媒体对中国多是进行负面报道,导致很多中国人认为西方媒体对中国有偏见时,沃尔夫说,现在好像每个人都厌恶西方媒体。中国人对西方媒体的看法,和西方政治家对西方媒体的看法很像,甚至可能还不如后者那么敌视。


沃尔夫说,新闻业有一个特质,它也适用于中国,那就是新闻的消费者,也就是阅读和使用新闻的人,对于负面新闻总是比对正面新闻更感兴趣。


如果世界上哪里发生了一起灾难,它会出现在媒体的头版;如果事情超级顺利,根本不会出现在媒体上。政治新闻、社会新闻也是这样。全世界新闻媒体都更倾向于关注坏消息,这正是人们讨厌报纸的原因之一。西方媒体这样报道中国并不特殊,它们报道自己的国家时也这样,绝大部分新闻都是负面的。


578210


沃尔夫说,不过,西方媒体怎么报道中国,已经远远超越了媒体本身,而是关乎西方整体上如何看待中国。


沃尔夫说,需要思考的一点是,西方对于中国的报道和看法,多大程度上是由恐惧支配的。几乎可以肯定,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从而成为世界上居主导地位的政治因素,而中国又不是一个西方式的国家,将来也不会是,这让西方人感到害怕。西方人已经完全习惯了用他们的方式来统治这个世界,奇怪的是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想失去这样的地位,但很明显中国将改变这一切。大多数西方观察者认为,中国的崛起既令人兴奋也令人害怕,因为他们不知道这对他们的世界将意味着什么。


END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