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 | 看“网络大管家”如何回答带刺提问?]

回复 星标
更多

[直击 | 看“网络大管家”如何回答带刺提问?]

政知局2015-12-09 20:58

编辑 | 邹春霞 赵天嫜 摄影 | 杨同贺

中国“网络大管家”鲁炜公开谈论网络治理的机会不多。

自2013年4月就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以来,政知道印象里,这位“老记者”公开谈论网络治理,仅有两次,两次都是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并且发布会的主题都是世界互联网大会。

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年来,首次倡导并举办的。鲁炜曾就此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最多网民,占世界网民的五分之一,理应为世界搭建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开放平台。

今天,中国有400万家网站,有将近7亿的网民,有12亿手机用户,有6亿的微信和微博用户,每天产生的信息是300亿条。中国“网络大管家”鲁炜如何管理日益庞大的网络领域?看看鲁炜在新闻发布会上与各路记者尤其是外国记者的交锋,各位应该明白一二。

1825975

外媒报道“中国政府已经牢牢地管住了互联网”,请问是不是这样?

鲁炜:我注意到西方媒体的报道,我还注意到,也有西方媒体报道,说中国要管住互联网,无异于将果冻钉到墙上。

互联网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有网民说,现在互联网还没有搞懂,就有了物联网,云计算还没有搞明白,就又来了雾计算,我要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敢说完全管住了互联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确实加大了网上突出问题的治理力度,这是事实。特别是集中整治网络谣言、打击网络犯罪、打击网络色情,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努力让网络空间逐步清朗起来,我们对网络乱象的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我们不能对成效估计过高,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治网之道。中国的治网之道其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依法治网,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正确地处理好自由与秩序的关系。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是一样的,我们既要自由也要秩序。自由是我们的目的,秩序是我们的手段,越是要自由,就越是要秩序,没有秩序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作为普通网民,在上网的过程中有一些体验,比如有一些微信、文章、帖文,看着看着就没有了,被删掉了,作为网信办的主任,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鲁炜:你说的帖子被删,我也遇到过,这有几种情况。要么是网民举报的,我们有一个互联网举报中心,每天接受网民举报,多则几十万、上百万,我们把群众的举报都交给各个网站去处理。网站和网民、网站和客户都签署了协议,根据协议应该删除违反中国法律、伤害未成年人成长的有关有害信息。

当然,也有政府管理部门要求查删,这个查删的标准就是不能违反中国法律法规,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特别是不能危害未成年人的成长。所以,我们现在对网上的治理是漫长的,我们在不断地探索规律,坚持依法治网,不断提升中国网民的素养,来全面推进网络空间的法治化。

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日趋严格,这样的一个信息爆炸的全球化时代,会不会造成使中国的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一种局域网的感觉?

鲁炜:关于内容审查的问题。我可以跟大家说,中国有400万家网站,有将近7亿的网民,有12亿手机用户,有6亿的微信和微博用户,每天产生的信息是300亿条。任何一个国家和组织,都不可能对这300亿条的信息进行审查。所以,你们说“内容审查”这四个字是用词不当。

但是,没有“内容审查”不等于没有管理,对于网络的管理,中国政府恰恰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学来的,而且学得还不够。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对互联网内容是没有管理的,你不能说管理了,就不自由了,我刚才已经说了,你要的“自由”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建立在别人的不自由之上。如果我们真的有“内容审查”的话,我们网民的增长速度,那些低头一族对网络的依赖怎么还会有增无减?但是不审查不等于没有底线,你违反了底线、触犯了法律,一样会被追究。

关于你说的“局域网”。我去年讲过这个话,我没有办法改变你,但是我有权利选择朋友。谁到我家来,我确实是要选择的,来的要是朋友。我们不欢迎那些挣了中国钱、占了中国市场,还诬蔑中国的人。就像每一个家庭,都不欢迎不友好的人来做客一样。

所谓“封锁”“翻墙”,是不是体现中国政府对言论越来越严格的控制。我要告诉你的是,我们越来越多的是依照法律来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也依照法律来对外开放。中国的开放大门是永远不会关闭的,我们对全世界的互联网企业是开放的,只要你不伤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不伤害中国的消费者利益,我们都欢迎到中国发展。

中国政府不久前颁布的《国家安全法》宣布对所有“网络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同时,还将出台《网络安全法》和《反恐法》等多项法律法规。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将对互联网领域将进行更多的政府审查?

鲁炜:你这个问题在西方国家的一些媒体中带有典型性。中国的《国家安全法》已经于今年的7月1日正式颁布,《网络安全法》和《反恐法》草案也已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了意见,我们的立法机关正在按程序推进。

这是中国依法治国的重要实践,应该为之叫好,因为它体现了中国网络管理的依法、民主、透明。这些法律的出台不仅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将保护包括全世界在华企业的合法权益。现在有的人存在偏见,我们没有法律的时候,说我们无法可依,我们有了法律的时候,他又来无端指责。所以,我现在看明白一件事,反正中国无论做什么,这些人都会说不是。

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是不会改变的,开放的大门打开了就永远不会关上。我们正在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充满着自信,不会因为别人的说三道四,就改变、动摇。

西方一些网站比如说Facebook在中国无法访问,请问中国为什么要关闭这些网站?

鲁炜:我没听清你是说哪一个西方的网站在中国无法访问。我没有用过这些网站的体验,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被关闭。但有些网站无法访问的情况,我想可能是存在的。但是我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管理都是按照中国法律进行的,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依法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中国消费者的利益。我还要说明的是,我们没有关过境外的任何一家网站,你的网站在你家里,我怎么可能跑到你家去关你家的网站呢?中国历来都是好客热情的,但是谁到我家作客,我是有选择的。

我记得您表示过到Facebook这样的网站不可能让它进入中国。

鲁炜:我在达沃斯的时候确实注意到了有个别媒体问我“脸谱”能不能进入中国?媒体说是我说的“绝不可能”。我今天可以跟你说,这是一条虚假新闻,当然,我也没说“脸谱”就可以进入。我既没有说它不可以进入中国,也没有说它可以进入中国。我想说,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不会变的,因为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外国互联网企业进入中国,我们的底线就是要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我们现在不能允许的是,既占了中国市场,又挣了中国的钱,还来伤害中国,这种情况我们是不能允许的。

(备注:最后两个问题为2014年10月首届互联网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