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地方政府信用评估:穆迪倾向负面 地方平台反击]

回复 星标
更多

[争议地方政府信用评估:穆迪倾向负面 地方平台反击]

财经杂志2015-12-03 09:45

穆迪担忧,中国经济的放缓将抑制地方政府税收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增长、政府债务近年来大幅上升、以及地方或有债务情况复杂等,将影响2016年地方政府的信用

1824467

《财经》报道(记者 周哲/文)“穆迪对2016年中国地方政府面临环境的展望为负面。”穆迪副总裁/高级分析师诸蜀宁在12月1日举行的穆迪—中诚信国际2016年中国信用市场展望研讨会上如此表态。然而,穆迪的这一展望遭到了来自地方平台代表的反击,原因在于,中国地方债务的化解方案取决于中央发行地方债券的速度、频率和其他配套改革的方法。穆迪也对此一展望在未来的调整留出了空间。

负面的行业展望意味着,穆迪对未来12-18个月的整个行业总体信用基本面的判断上,认为如不考虑中央政府的特殊政策支持力度,负面评估的可能性更大。穆迪担忧,中国经济的放缓将抑制地方政府税收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增长、政府债务近年来大幅上升、以及地方或有债务情况复杂等,将影响2016年地方政府的信用。

GDP增长放缓将抑制地方政府税收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这部分占地方政府收入的57%。

穆迪的报告披露,2015年前9个月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已从2014年的10%和2013年的13%降至9%;同时,2015年前9个月地方政府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35%,逆转之前增长态势。

此外,地方政府债务近年来大幅上升,截至2014年底前18个月内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34%。“而去杠杆在2016年不大可能实现。” 诸蜀宁预测。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地方国企负债在地方政府债务中的比例尚不明朗,因而地方政府或有负债规模存在不确定性。

“或有债务指的是二类、三类债务,以及未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统计范围的辖区内国企,包括融资平台一些债务,这部分债务的透明度值得担忧。” 诸蜀宁称。

穆迪同时指出,另一融资渠道——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 模式的成效显现尚待时日。因此,目前来看,地方基建投融资压力仍需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担,可能导致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上升。

对上述判断,地方融资平台的代表、长春城市发展集团总裁兼CEO高峰有不同意见。“从我个人一线经验感受到,存量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可以对冲财政收入的下滑。”高峰在会上称。

高峰提醒,通过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等,全面深化改革红利的逐渐发酵,存量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正在提高,可以对冲财政收入的下滑。

其次,根据《关于提请审议批准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的说明》,“对债务余额中通过银行贷款等非政府债券方式举借的存量债务,通过三年左右的过渡期,由地方在限额内安排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

高峰解释,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锁定16万亿元,其中6000亿为今年新增的市政债券,包括5000亿的一般债券和1000亿的专项债券,另外有7000亿是专门用来解决存量在建工程问题,“剩下的具备条件的存量债务,我们希望财政部可以在3年内置换完毕,使得平台公司可以腾挪出精力用于转型发展, 更好地做好供给侧改革的民生服务工作。”

“假如真的如提案所述,今年已经置换3.2万亿,那还有两年置换期,大家可以想一想明后年置换的量有多大,除了可能对债券市场有一定冲击外,也体现了政府对化解存量债务的信心与决心。”高峰坦言。

诸蜀宁回应称,市场普遍期待债券置换在2016年将继续进行,规模与2015年的3.2万亿相近,这对地方政府融资环境的改善有促进作用,也将是促使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的因素之一。

融资平台的转型和融资平台对政府融资功能的剥离也引发关注。国泰君安债券融资部执行董事管锡诚坦言,“确实政策上面是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尽管如此,他认为,最起码市场化和调结构的方向是非常明显的。

高峰回应透露,财政部马上要出台一个关于融资平台转型的指导意见,正在全国征求意见。“所以现在我们国家对于化解地方债的方法非常多,都具备促使地方信用转为正面的因素,现在还没怎么用呢。”高峰直言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