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设计师黄竞:搭起香港设计和湾区制造之桥

回复 星标
更多

香港设计师黄竞:搭起香港设计和湾区制造之桥

香港理工大学获得一级荣誉设计学士及设计管理硕士后,黄竞踏出了践行自己在1997年7月1日所作决定的第一步。


“你可能想不到,25年前的7月1日,我和我的女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前看着倒数的秒钟。”出生于1978年的黄竞回忆着,脸上漾起微笑:“我当时刚大学毕业,刚跟太太谈恋爱,要找个地方玩,想着没去过北京,就一起去了。1978年、1997年这样很重要的节点刚好和我的人生有关联,这也是一种缘分。那时我就觉得我们中国人有这么好的一个空间,我毕业后要来内地发展,我一直都没有想过要去别的地方。”

黄竞2001年到东莞选择一家港资企业上班,经历了早期积累后于2012年开启创业之路。作为DRD设计研究院 CTO首席技术官、合伙人,黄竞用香港设计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制造、助内地企业打入国际市场,致力建立中国的优质设计品牌。

在黄竞的创业生涯中,因为一次参展结识了深圳家具行业协会,在合作七八年之后,他把深圳家具行业协会称为“家人”。“从设计的部分到最终认识市场的每一个细节,这个协会给了我们香港人非常多的支持,没有这种基础的支持,就没有今天我们企业的发展,并且大家都蛮懂我,我觉得协会就是我们的‘家人’。”

统筹多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香港馆的设计,也让黄竞收获了成就感。“我之所以能设计好香港馆,很重要的一点是我非常理解内地市场和内地朋友的需求,同时我可以把香港应该表现的核心的东西展现出来,还会把很多香港的新锐设计师以及他们的作品‘拉’进来。”他说。

在黄竞看来,在大湾区的概念提出之前,大湾区已经和他融为一体,他的普通话也越来越好,近年他又将广州作为重要市场。“新冠肺炎疫情这三年,对企业来说是一段很难面对的时光,但正因为这次疫情,我更能看得到大湾区给到我们的支持。”黄竞举例说,他和合伙人在深圳前海开设的公司不仅获得税务方面的支持,获得一些国外奖项时还会拿到非常丰厚的补贴。另外,大湾区有些城市还会给符合条件的初创企业提供几十万元人民币的补助。

黄竞认为,现在的香港创意行业市场有点饱和,香港年青一代需要寻找更大发展空间时,大湾区是首选。“我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我们在香港推动把青年融入大湾区乃至整个内地的环境来发展。香港青年需要有一个更开阔的眼界,把握好国家发展的机遇。我把一些同原创有关的平台和内地衔接以后,让年轻人自己来感受,我相信他们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好的一个天地。”黄竞说着,又笑了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