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旅|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新期待

回复 星标
更多

上海文旅|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新期待


 上海博物馆东馆将于2月2日拉开全年开放“三部曲”的序幕。
  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一派忙碌景象。历时六年多打造的这一重大文化设施已进入建设最后的攻坚期,正全力推进展厅施工、设备调试、开荒保洁、文物搬迁和布展等。为在龙年新春来临之际给观众提供高品质文化服务,工作人员开足马力,以“奋力一跳”的精神状态,实现2月2日“青铜展厅”试开放和重磅大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同时开幕,从而拉开该馆全年开放“三部曲”的序幕。
  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以高质量公共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2023年,申城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增强公共文化资源均衡性和便利性上下功夫,让人民群众更加方便可及。
  完善设施布局,构筑公共文化空间新格局
  上海文旅文化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市民的文化获得感从哪里来?很大一部分,来自随处可见的文化设施。
  上海不断完善设施布局,同步推进重大功能性文化设施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筑公共文化空间新格局。除了上海博物馆东馆基本建成,2023年,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落成开放,上海大歌剧院、上海越剧艺术演艺传习中心等一批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徐家汇书院、大零号湾图书馆、嘉源海美术馆、言子书院等一批区级重要文化设施建成启用。目前,本市已备案博物馆162家、美术馆100家,平均每十万人就拥有一座文博美术场馆,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化地标添新的同时,申城编实织密“家门口的文化客厅”网络。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239家、文化馆19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20家、分中心69家,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6608个,形成相对完备的“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免费或优惠、便利又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针对人群居住结构特点、自然村分散等情况,各区还积极建设介于街镇、村居中间的3.5级邻里汇、邻里中心、街区中心,设置村居4.5级客堂间、睦邻点等基层服务点,推进基层综合服务功能融合,进一步补充四级设施网络。目前,全市常住人口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由“十三五”末的0.2平方米增加到0.21平方米,增幅5%。
  此外,服务“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尤其是“一江一河”等建设,在全市商圈、楼宇、交通枢纽、公园绿地、滨江水岸等设立城市书房、智慧图书馆、望江驿等新型公共空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2023年,市文旅局认定首批15家“美术新空间”,评定发布第四批5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联合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举办2023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以文化赋能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凸显城市美的追求、高的颜值、暖的表情。
  “文化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公共文化空间则是盛放文化和社区活力的容器,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载体。”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郑崇选说。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