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阿育王塔的前世今生

回复 星标
更多

代县阿育王塔的前世今生

代县阿育王塔的前世今生

原创 曹利国 雁门行 2022-07-27 12:35 发表于山西

代县阿育王塔,位于县城东北一隅,县人民政府后院。建筑学家梁思成称赞该塔须弥底座造型简洁有力,塔肚轮廓柔和,塔形通观稳重雅致,推崇它为中国现存瓶状塔中比例最好的一座。


196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确定阿育王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16日,代县阿育王塔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夏日时节,漫步塔下,塔顶的梵铃随风摇曳,仿佛一串串历史的音符叮当作响。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梵铃却是跃动的诗篇,清脆的铃声中,千年往事如涓涓溪水般流淌而来。

 


(俯瞰阿育王塔)


一、缘起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佛祖释迦摩尼外出化缘时,看到一个男童在路边的沙土中玩耍。男童发现释迦摩尼过来后,苦于身边没有食物可以供奉,于是抓起手中的沙土放入释迦摩尼的钵中,做为供奉佛祖的米面。释迦摩尼感其年少诚心,回到住地后,让随从将这一钵沙土拌水为浆,涂刷在住房的墙壁之上。佛祖对随从讲到:这个小孩与我结此善缘,我涅槃之后一百年,他将转世为阿育王,从八座佛塔中取出我的真身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然后役使空中地下四十里内所有鬼神,在一日一夜间建造八万四千座佛塔,供奉舍利,弘扬佛法。


公元前273年,古印度孔雀王朝迎来了第三任国君——阿育王。阿育王执政前期,不断发动战争,杀伐四方,最终统一了印度全境,这是一个血腥残酷的时代,人们称之为“黑阿育王”时代。阿育王执政后期,停止武力扩张,大力推广佛教,人们称之为“白阿育王”时代。


公元前253年,在阿育王的倡议下,孔雀王朝遴选1000名长老举行了佛教集会。这次集会历时九个月,集会期间长老们对佛学典籍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整理,使得佛学经、律、论三藏齐备,佛学教义就此成型。


此后阿育王派出众多使团外出宣扬佛法,佛教在印度周边的国家逐渐流传开来。与此同时,阿育王在佛法所到之处大规模兴建佛塔,并在佛塔之中供奉佛骨真身舍利,这些佛塔统称为阿育王塔。


佛教信徒为阿育王建造佛塔、弘扬佛法的故事披上了神话的色彩,于是就有了阿育王一日一夜建造八万四千座佛塔的传奇。


阿育王执政时期大约相当于我国的战国末期,正是七雄争锋,逐鹿天下的时代。代县当时名为广武县,归属于赵国。


阿育王召开佛教集会五年之后,公元前248年,秦庄襄王命大将蒙骜攻打赵国,夺取了包括广武县在内的三十七座城池,建立了太原郡。广武县即今日之代县。



二、塔之前世


唐朝高僧释道世的著作《法苑珠林》被后人们称为佛教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东境汉地有十九座供奉佛骨舍利真身的宝塔,分别是西晋会稽鄮县塔东晋金陵长干塔石赵青州东城塔姚秦河东蒲阪塔周岐州岐山南塔周瓜州城东古塔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周洛州故都西塔周凉州姑臧故塔周甘州删丹县故塔周晋州霍山南塔代州城东古塔隋益州福感寺塔隋益州晋源县塔隋郑州超化寺塔隋怀州妙乐寺塔隋并州净明寺塔隋并州榆社县塔隋魏州临黄县塔


这十九座阿育王塔中,年代最早的是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会稽鄮县塔,年代最迟的是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魏州临黄县塔,其时间跨度为353年,距今约1400年—1700年。


《法苑珠林》中另有“今诸处塔寺多是古佛教遗基”的表述,仔细推敲一下这句话的含义,你就会发现不论是隋朝还是西晋都不是这些佛塔的始建年代,它们的历史要比隋朝甚至西晋更为久远。


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的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内的齐云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又名释迦舍利塔,是我国的第一座佛教古塔。由此推断,十九座阿育王塔的始建年代当在公元69年东汉建造齐云塔之后,公元265年西晋建建造稽鄮县塔之前,只是具体的年代已不可考。

 


(远眺阿育王塔  伊梦供图)



最初的佛塔多为木质结构,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经受了大自然风吹雨打的考验,却抵挡不住君王们的一轮轮灭佛运动,于是进入了建塔—毁塔—建塔—毁塔的轮回模式。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中国北方。此后数年间,拓跋焘三次颁布诏书,先是勒令50岁以下僧侣还俗,随后又驱逐僧侣,最后焚烧佛经,破坏佛像,拆毁寺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运动之一的北魏太武帝灭佛。


其时北境之内寺庙俱毁,僧侣飘零;佛塔颓废,惟余塔基。今日的代县在当时名为广武县,属于北魏司州雁门郡,其境内的阿育王塔也在这次灭佛运动中毁于一旦,未能幸免。


公元550年,东魏权臣高欢的二儿子高洋自立为王,建立齐国,定都邺城,史称北齐。


高洋登基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大力推广佛教。他恭迎一代名师僧稠禅师赴都城邺城弘法传教,并且接受菩萨戒,断肉禁酒。


此后,高洋在北齐境内大兴土木,建寺起塔。极盛之时,邺城有寺庙四千余所,僧众八万余人;北齐全境有四万多座寺庙,僧众二百余万人。


今日的代县在当时名为广武县,属于北齐肆州雁门郡。县城之东毁于北魏的阿育王塔此时得以重建,这就是在《法苑珠林》中记载的代州城东古塔,它在十九座阿育王塔中名列第十二位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出兵攻占北齐国都邺城,北齐灭亡。


宇文邕宣布在北齐境内废除佛教,下令毁像破塔烧经,二百多万僧人全部还俗,四万多座寺庙全部改做官民宅第,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运动之二的北周武帝灭佛。在这次灭佛运动中,建起不到三十年的广武县阿育王塔又毁矣!



三、隋塔之谜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位于丞相杨坚,杨坚即位后定国号为“隋”,年号

为“开皇”。


按照《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的记载,杨坚出生于冯翊(今陕西大荔县)般若寺,寺中老尼将他抚养成人。在般若寺长大的杨坚,耳中所闻皆为诵经之声,眼中所见俱是僧佛法会,潜移默化中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


杨坚称帝后即大力复兴佛教,下令修复毁坏的寺院,昭告天下任听出家。他执政期间共兴建佛寺3792座,剃度23万余人。


代州在这一时期也建寺起塔,明朝万历版《代州志》及清朝光绪版《代州志》均有“圆果寺,在城东北隅。隋开皇中建寺,寺内有古塔十三级,高一百二十尺”的记载。


开皇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一个年号,始于公元581年,止于公元600年。开皇五年,隋朝改肆州为代州,这是代州得名之始。当时的代州统领广武、繁峙、崞、五台、灵丘五县,治所为广武县,即今日之代县。


坊间另有代州阿育王塔建于隋朝仁寿年间的说法。


开皇抑或仁寿,到底哪一个说法才是正确的呢?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题,要想解开这个谜题,自然还得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六月十三,是隋文帝杨坚的60岁寿诞之日。这一天,杨坚颁布《立舍利塔诏》,在全国三十个州起塔供奉佛骨舍利。


隋朝著作郎王劭的《舍利感应记》一文中,详细列出了这三十座佛塔的名录,它们分别是雍州仙游寺、歧州凤泉寺、泾州大兴国寺、秦州静念寺、华州思觉寺、同州大兴国寺、蒲州栖岩寺、并州无量寿寺、定州恒岳寺、相州大慈寺、郑州定觉寺、嵩州闲居寺、亳州开寂寺、汝州兴世寺、泰州岱岳寺、青州胜福寺、牟州巨神山寺、隋州智门寺、襄州大兴国寺、扬州西寺、蒋州栖霞寺、吴州大禹寺、苏州虎丘山寺、衡州恒岳寺、桂州缘化寺、番州灵鹫山寺、交州禅众寺、益州法聚寺、廓州法讲寺、瓜州崇教寺。


细数下来,三十个州中没有代州。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正月二十三日,杨坚又下令在全国五十一个州起塔供奉佛骨舍利。


隋文帝杨坚在《庆舍利感应表(并答安德王雄百官等)》诏书中,列有这五十一州的名字,分别是恒州、泉州、循州、营州、洪州、杭州、凉州、德州、沧州、观州、瀛洲、冀州、幽州(弘业寺)、徐州、莒州、齐州、莱州、楚州、江州、潭州、毛州、贝州、宋州、赵州、济州、兖州、寿州、信州、荆州、梁州、兰州、利州、潞州、黎州、慈州、魏州、汴州、杞州、许州、豫州、显州、曹州、安州、晋州、怀州、陕州、洛州、邓州、卫州、洺州、明州。


细数下来,五十一个州中没有代州。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颁布《再立舍利塔诏》,在全国三十个州起塔供奉佛骨舍利。


在《续高僧传》、《法苑珠林》、《志存记录》等古籍中记载着这三十个州的名字,分别是复州、滑州、沂州、辽州、殷州、泽州、吉州、熊州、庐州、蕲州、郢州、宣州、梓州、越州、邢州、海州、宜州、博州、绛州、郑州、莘州、隆州、浙州、熙州、陇州、密州、韩州、廉州、沉州、幽州(白马寺)。


细数下来,三十个州中没有代州。


隋朝仁寿年间三次建造舍利塔,113个州的名录中不见代州的名字,由此可见,代州阿育王塔重建于开皇年间才是历史的本真。


开皇年间,隋朝在代州治所广武县城东北一隅,原阿育王塔塔基之处建寺起塔。这座新建的寺庙规模宏远,僧人众多。寺内有十三层佛塔一座,高一百二十尺(约合40米),巍峨挺拔,堪称一州之胜景。


仁寿元年,这座寺院被命名为毗阇( shé)寺。“毗”为毗邻之意,“阇”作高僧之解,毗阇寺意为“与高僧为邻的寺院”。毗阇寺内的阿育王塔供奉着佛祖舍利,僧众们日日夜夜与佛祖舍利为伴,感受着佛祖的教化,这或许是毗阇之名的真正蕴意。


仁寿三年,毗阇寺又改名为龙兴寺。



四、塔之变迁


明朝洪选撰写的《圆果寺塔记》一文,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唐朝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至明朝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六百四十年间代州阿育王塔的变迁脉络。


洪选,明朝僧人,于代州天宁寺受戒出家,潜心专研佛学,后担任圆果寺僧正。他闲暇之时阅读记载阿育王塔兴废源流的卷轴,常常忧虑纸质卷轴容易损毁丢失,不能代代相传。召集本寺僧众商讨之后,决定聘请石匠把卷轴内容刻于石碑之上,立于阿育王塔之前,以期四方游客知道塔之本末,悠久不灭。


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十月九日至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八月,唐武宗李炎发起了大规模的拆毁佛寺和强迫僧尼还俗的毁佛运动,共拆毁寺院44600余所,还俗僧尼260500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运动之三的唐武宗灭佛,史称“会昌法难”。


在这次灭佛运动中,历经二百多年风雨的代州龙兴寺及阿育王塔一并被拆毁。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三月,唐武宗驾崩,唐宣宗李忱即位。李忱执政后即昭告天下,复兴佛教。代州龙兴寺及阿育王塔得以复修完备,州人遂取“功德圆满,修成正果”之意,将龙兴寺改名为圆果寺,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北方中原地区烽烟四起,先后更迭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汉六个朝代,代州圆果寺在战乱中几近荒废。


后汉乾祐二年(公元949年),印度摩揭陀高僧慈贤法师游历五台山,驻锡于圆果寺(古代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因此将僧人驻地称为驻锡)。慈贤目睹圆果寺破损之惨状,心有戚戚,暗自发愿要将圆果寺修葺一新,重振昔日之辉煌。


公元951年,后周灭后汉。后汉将领刘崇据十州之地,自立为王,史称北汉。今日的代县在当时名为雁门县,属于北汉十州之一的代州。


时北汉与契丹交好,两国结为盟友。公元954年,慈贤法师离开北汉,北上契丹,奉诏入译经院,翻译了多部佛学经典书籍。契丹穆宗皇帝钦佩他的才学,尊其为“国师”,赐号“三藏大法师”。


慈贤法师行走于北汉与契丹两国之间,凭借博学广闻的不俗才华深得两国君主的信任。朝堂之上,他提出了重修代州圆果寺的建议,契丹穆宗皇帝欣然允之,大加施舍,赐予慈贤御衣宝物,北汉君臣亦捐出大量金钱布匹。


在慈贤法师的不懈努力之下,圆果寺及阿育王塔得以开工重建。这一工程历时十年之久,中间曲折自不必多说。建成之日,寺宇殿堂金碧辉煌,阿育王塔巍然耸立,四众瞻仰,八部钦崇。慈贤法师呕心沥血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百二十年后,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六月,正是燥热的季节。一天子夜时分,一道道闪电将夜幕撕了个七零八落,云层中滚雷轰鸣,地面上却不见一点雨滴。这是一次短暂的强对流天气,民间称之为“干打雷不下雨”。就在这电闪雷鸣中,高耸的阿育王塔被一道耀眼的闪电击中,木质塔身瞬间起火,火苗顺着塔身四处蔓延,吞没了整个阿育王塔。


第二年,五台山兴国寺御赐紫衣僧人怀洞发起号召,南寿圣寺僧人普政、居士李诚、张志等人积极响应,多方筹措资金,准备重修阿育王塔。


兴国寺又名太平兴国寺,俗称“五郎庙”,相传杨家将兵败金沙滩,杨五郎幸免一死,出家于此。怀洞几人竭力募资,却因事务繁浩,筹资困难,导致重建阿育王塔的工程起起落落,二十多年过去,竟一直没有完工。


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五台山清凉院僧政和德庆偕同北律院道士宗福为修建阿育王塔四处化缘,信士们被其诚心所感动,纷纷解囊相助。两年之后,阿育王塔又屹立于代州大地之上。


北宋末年,王纲出任河东刺史,监察河东路诸州府。他巡查代州时,办公地点就在圆果寺。王纲在《敕建圆果寺塔记》一文中写道:“余承简命来监冀,适公署于此刹,回廊曲径,栅栏相辉,佛号晨昏,钟声远近,惟见塔凌碧汉,铎响青霄”,“舍利宝塔一座,计一十三层”。


当时的圆果寺,地幽寺古,山水拱环,风气盘萃,背倚北岳之峰,面临滹流之秀,迳通五台;四周松柏参天,麋鹿獐子时常出没,境冠三晋。

 


(阿育王塔全貌)


北宋末年的皇帝是宋徽宗赵佶,后世评价其为“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赵佶沉浸在他的瘦金体与花鸟画之中,北方的金世宗完颜雍却虎视眈眈一刻也没有消停。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金灭辽。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金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灭亡。


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金朝在代州设立了振武军节度使,雁门县由此成为金朝三十六节镇之一,既是代州治所,也是振武军节度使治所。当时的振武军节度使是大兴人宥公,他对阿育王塔进行了小范围的修葺,又于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重新仿刻了旧日石碑。


元太祖成吉思汗八年(公元1213年),蒙古军兵分三路,攻陷吉州、太原、代州等二十七处州府,大肆劫掠后撤军。


成吉思汗十一年(公元1216年),农历九月十二日,蒙古军队攻打代州,代州经略使奥屯丑和尚力战而亡。蒙古军队把代州城洗劫一空,撤军而去。


成吉思汗十三年(公元1218年),农历八月初十日,蒙古军统帅木华黎率领数万步骑兵从西京大同出发,由太和岭口进入河东地区。八月十三日攻打代州,八月十六日代州陷落。


九月,代州民众举火为号,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次起义遭到了元兵的残酷镇压,州民且战且败,退入阿育王塔内。元兵蜂拥而来,州民们视死如归,将手中的火把投向阿育王塔,阿育王塔燃起熊熊大火,炬焰冲天,火星迸落,前后殿堂俱成焦土。


一夜之间,昔日繁华皆为灰烬,灭国之恨随风飘零。


五十七年之后,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七月,元世祖忽必烈赐予工正卢智长圣旨金牌,命他重建代州阿育王塔。卢智长等人由元大都出发策马千里来到代州,寻得圆果寺阿育王塔旧址,准备在此基础上复建阿育王塔。


其时,藏传佛教萨迦派传人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他的尼泊尔弟子阿尼哥是一位能工巧匠,正在大都负责建造一座大型佛塔。这座佛塔采用的是藏传佛教所惯用的覆钵式造型,它工艺精巧,雄伟秀丽,建成之后轰动京城,这就是后来的北京妙应寺大白塔。


来到代州的卢智长与随行人员仔细量盘旧日塔基尺寸后,决定以阿尼哥所造白塔为蓝本,在样式上适当地加以改动后重建新塔。


复建的阿育王塔,极尽奇功。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塔体全部由砖砌而成。塔高一百二十尺,方台园座,覆仰莲盆,团腹肩山,十三层顶塗金相轮,宝盖垂铃。圆腹内置八万四千香泥小塔佛像、陀罗尼等各类经文。该项工程耗额巨大,依照故例除所用颜料由皇宫内府拨给外,其余费用全部由太原路总管府支出。


阿育王塔完工之日,僧侣们在塔院内大摆斋筵,广兴佛事,一时间香客不断,佛音缭绕,盛况空前。

 


(阿育王塔近景)


五年之后,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秋夜,一场地震使阿育王塔塔顶的轮盖呈倾斜之状,摇摇欲坠。阿育王塔塔身没有在地震中受损,依旧巍然耸峙,而且不时有祥瑞之光出现。地方官员将此事上奏朝廷,皇帝敕令修复。第二年春,将作院以及行工部驻太原路官员安排工役加以修复。


一次修复轮盖的工程,其背后反映出代州阿育王塔在元世祖忽必烈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轮盖倾斜之后,地方政府没有自行处理的权利,他们必须上报朝廷,由皇帝亲自做出决断;其次,皇帝颁布敕令后,钦点将作院来完成修复轮盖的任务。将作院这个部门非同一般,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皇帝任命阿尼哥为大司徒,兼管将作院。秩正二品,掌成造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冠佩器皿,织造刺绣匹纱罗,异样百色造作。修复阿育王塔塔顶轮盖,皇帝派遣的是御用作坊将作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忽必烈赋予了代州阿育王塔皇家塔院的特殊政治地位。


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圆果寺僧人在阿育王塔前建造五间正殿,粉饰彩绘,供奉佛像,金碧辉映。


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为明,年号洪武。七月二十三日,明军进攻大都;七月二十八日,元顺帝逃离大都,前往漠北,元朝灭亡。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圆果寺僧正朗上报朝廷,因鸟鹊在阿育王塔塔顶筑巢,轮盖摧倾,请求修整。朝廷迟迟没有批复。


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二月,工部尚书吴忠上书:“去年上圆果寺奏章,圆果寺是古迹道场,国家祝圣之场所,如今寺院内阿育王塔塔顶损坏,恳请安排民役修复。”


明宣宗朱瞻基看过奏章,批复如下:“爱卿是想通过修塔来求得福祉吗?那你就错了,朕以安民为福,请不要劳扰我的子民,现在就不要动工了!”


皇帝不同意,修塔之事只能搁置起来了。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山西都督李谦造访圆果寺,发现阿育王塔轮盖倾斜加剧,修复之事已不能再拖延了,便招募本州能工巧匠,终于将塔顶轮盖修复如初。


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刑部左侍郎杜铭出任钦差大臣,奉旨巡查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三关,督导守备军官操练军马,整饬器械,振作士气。


一日,杜铭来到代州城中,前往圆果寺游览朝拜。他远远望见阿育王塔雄姿挺拔,造型奇殊,心中甚为欢喜。待到入得寺内,却发现阿育王塔台基破损,砖石零落,乃慨然捐银五十两,吩咐寺僧修台筑基,以便香客观瞻。寺僧得银后,采购砖石,甃砌台基,阿育王塔风貌焕然一新。


杜铭,字敬修,四川金堂县人。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进士,入仕后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云南贵州按察司副使、按察使、湖广左布政使、工部刑部左右侍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其告老还乡之时,皇帝赐予成串的宝钱,还专门安排驿站的车马送他归乡。史书称其“性孝友,与人诚信,能决大事,历五朝忠勤如一,功成身退,可谓完人”。


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俱有修葺圆果寺,寺内立碑存记。

 


(古塔明月)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圆果寺山门、天王殿、厨屋俱废,只有小径数尺可供通行。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李士元出任代州知州。他目睹圆果寺及阿育王塔破败之状,便安排本州僧人满安加以修缮,满安却说工程浩大自己能力有限恐不能胜任,于是又请五台山凤林寺僧人德胤负责圆果寺的维修工程。


德胤,号彻天,于嘉靖年间在五台山创建凤林寺。传说有一日彻天和尚在寺庙内诵读经文时,一伙盗贼欲进寺行窃,却发现山门外有两只老虎,他们觉得老虎是在替彻天和尚把守庙门,便惊惧而逃,从此人们又称呼彻天和尚为二虎主师。


彻天和尚虽年逾古稀鹤发白须,却声音洪亮精神矍铄,飘飘然恍若世外桃源之人。他受托维修圆果寺后,殚精竭虑,遍访贤良之才,共同商讨修缮圆果寺阿育王塔的具体事项,其中最迫切的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时有人推荐州人陈古峰,称其信奉神佛,乐善好施,在各地广为营建,可以向其募捐善款。


李士元说道:“陈古峰身兼太医院之职,不吝钱财,乐于助人,我理当亲自去拜访他。”


李士元到得陈古峰家中,为其披红挂彩,以示表彰。二人酌酒对饮,陈古峰拜谢曰:“君亲政爱民,为老百姓办的好事多不胜数,如同西汉时的南阳太守召信臣、东汉时的南阳太守杜诗一样,深得百姓爱戴。今日你我二人结为知己,维修圆果寺阿育王塔之事,我一定鼎力相助!石料、木材、砖瓦、钱粮、薪资各类费用均由我来负责。”


于是择日开工,日夜修塔,使其坚实牢固;弥陀殿、正殿、雷音殿、伽蓝祖师堂、大经阁俱加以维修。完工之日,宝塔方台圆腹,金顶宝盆,凌空贯日,擎露穿星;宝塔外周建廊围,彩绘水陆神祇;修葺旧日山门、天王殿各三间,整座寺院碧瓦朱甍,焕然改观,堪称雁门关关南之巨刹。


李士元,字子仁,号春壄,河南洛阳人。自幼有志于圣贤之学,弱冠之年即考中举人,历任如皋教谕、国子监助教、代州知州。在代州知州任内多行善政,百废俱兴,五谷顺成,民皆称颂。其秉性刚直,风骨高雅,因不愿趋炎附势谄媚上司,遂罢官回归故里,以病终。


时光匆匆六十载,人间岁月一花甲。到了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曾经被人们赞誉为“壮一代伟观,表一方雄镇”的阿育王塔又呈凋残败落之象。乡里中有德高望重者孙嗣昭、王枝乔,会同僧人明亮、玄光、通晓齐心协力,四处募资。当年四月开工修缮阿育王塔,工匠们秉持缺者补、废者修的原则,修饰殿宇,涤旧更新,五个月后顺利完工。工成之日于殿前后新立石碑二通,一通为记事碑,记载本次修塔之前因后果;另一通为功德碑,刻捐资人姓名于其上,以使后人铭记。


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五(公元1683年11月22日),代州下辖的崞县发生七级强烈地震。山西巡抚穆尔赛奏报朝廷:太原府所属十五州县,以代州、崞县、繁峙受灾最重,崞县房屋毁坏六万余间。


代州阿育王塔在此次地震中严重受损,塔高一百二十尺,塔身震坏约三十尺,损坏部分占全塔的四分之一。


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十一月,戒僧普济立誓修复阿育王塔,居士侯天喜同发此愿,捐金五十两襄助。


普济时年二十九岁,受戒以来自甘澹寂,独居聂营村化成寺。他立誓修塔,深得佛家弟子拥护,圆果寺僧正达请他到寺内共商修塔事宜。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正月,普济躬行募化,四方筹资。雁平兵备道陈其政(奉天辽阳人,举人,康熙二十四年八月出任雁平兵备道)、知州卞士宏(江南丹徒人,进士,康熙三十二年出任代州知州)鼎力相助,乡绅百姓各出其力,踊跃捐资捐物。


这一年六月,官府兴修鼓楼,准备了很多搭架的椽材绳子,正好可以分出一部分用于维修阿育王塔,修塔竖立梯架的费用因此节省了三分之一,真是不期而遇的好机缘。


普济择吉日于农历七月四日兴工搭架,二十一日竖立管心,八月初十日上轮盘,二十三日上宝顶。旧日塔顶以砖砌而成,上置五层木板,仰承轮盘,轮盘直径一丈二尺,周围悬挂铜铸铃铛三十二枚,现在全部依照往日作法复置;轮盘上置八层宝珠金顶,高七尺余,宝珠中空,外包铜皮,状若葫芦;宝珠中心贯以柏木刹杆向下直通塔身,柏木刹杆长二丈余,转周再用一丈长的铁杖捆绑固定,极大地增强了刹杆的抗风性与稳定性。九月初四工程告竣。


此次维修期间,工匠们在阿育王塔的腰际处发现一塔穴,塔穴内有一小木塔,木塔中坐一小铜佛,佛前安放四寸许小漆函,函面有金绘塔,漆封严密。木塔外另有小铜佛两尊,前后修塔书记木板块并重修书册一卷,书册中记载佛前漆函来自西域,工匠们虽然没有擅自开启漆函,但视之谅非常物,当为安放佛骨舍利的宝函无疑。


工匠们将这一发现上报州官,州官与寺僧商量后决定将佛家宝物及书册原封不动重新放入塔穴之内,使其成为后世之人考证阿育王塔渊源的历史依据。

 


(阿育王塔塔刹)






 


(塔刹须弥座中供奉的铜佛)



二百年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代州地震,阿育王塔金顶宝珠倾斜。此时的晚清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已无力再维修阿育王塔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和莫宗江等人对中国十五个省、二百多个县的古建筑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查,测绘、拍摄了从唐朝至清朝各时代保留下来的二千多处古建筑。


1937年7月12日,梁思成一行来到代县,在考察阿育王塔后写下了这样的笔记:“山西代县善果寺塔也建于明代,但确实年代已无考。这座塔的须弥座呈圆形,与塔身的比例比通常大得多,造型简洁有力。上层须弥座的束腰收缩较多。它的塔肚轮廓柔和,十三天的底部又有一圈须弥座。塔形通观稳重雅致,可以说是中国现存瓶状塔中比例最好的一座。”


7月15日傍晚,梁思成在辛苦工作一天之后得到了一捆报纸,那是从太原带过来的,因为公路被水淹延迟了几天。当他们回到帐篷里躺在帆布床上读报的时候,才得知日军于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他们一行人马上结束考察,辗转返回北平。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向我国华北、华南、华东等地进发。在发动军事侵略的同时,日寇也进行了文化侵略与文化摧残,大肆劫掠文物,破坏古迹。9月30日寇入侵代县,拆毁了圆果寺,阿育王塔躲过一劫,幸存了下来。


1945年5月,梁思成以国民政府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身份,主持整理了《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及古建鉴别总原则(断代)》一书,编制了中国日占区文物古迹目录和地图,提供给驻华美军总部及中国各战区司令官,以期在作战许可的情况下,竭力避免炮火与轰炸对文物古建造成损害。


《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及古建鉴别总原则(断代)》共列出亟需保护的文物古建400处,山西省列出61处,代县阿育王塔即为其中之一,编号345。


阿育王塔旁,也曾留下过开国领袖的足迹。


1948年4月6日中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途经代县雁门关,他们登关楼凭吊古战场,毛泽东赞叹雁门关为“铁血国门”;下午,毛泽东一行抵达代县县城,在阿育王塔前院稍事休息后,就开始处理繁忙的军情政务


4月7日上午,毛泽东邀请郝德青、苏藜共进早餐,席间征求了他俩对《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原稿的意见,还给他们讲解了代县是因为汉高祖刘邦封其第四子刘恒为代王而得名的历史渊源。


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在阿育王塔前合影留念。


下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离开代县前往晋察冀边区的五台山,然后转道前往西柏坡那里即将成为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解放全中国的决策中枢。


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初,代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搜集到《代州圆果寺塔记》一册。这本册子记载了宋、元、明、清历代重修阿育王塔的经过,得到了党委宣传部部长、人民委员会县长、文教局局长的重视,因册子年代久远,纸质糟苏,恐难长久保存,于是依照原册原文抄录成书,由代县文化馆精心保存。


1999年,因阿育王塔东侧修路,清理的余土都堆摊在了塔座四周。为了研究塔座与基础的结构,对塔基进行了挖掘清理,挖掘至塔基底砖部位后进行测量,现在的地平至基础底砖深0.8米。后又在塔西南9-11米处挖掘至3.8米深处,发现有鹅卵石铺的路与旧砖瓦件等。


由此可知,元朝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工匠们先是在旧日塔寺遗址上垫土3米高,然后再做基础,其上新建覆钵式阿育王砖塔,这种塔下为弹性基础的构造符合元代建筑手法。

 


(阿育王塔石碑)


2002年,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的阿育王塔破损严重,如同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塔钵底部东侧卷沿坍塌6米余,其余部位时有砖块下坠;塔钵体北侧出现两道通身裂纹,裂缝的宽度逐日增加,最宽处达16公分,两缝间宽约3米,裂决外凸,随时都有可能整块坠落,甚至可能导致塔身全部坍塌;相轮原有十三层,后毁坏二层高达三米余,相轮顶部一、二、三层半壁坍塌;塔刹的木质盘盖全部腐烂,其上承载的宝珠刹杆倾斜约35度,随时可能坠至地面。6月11日,面对阿育王塔岌岌可危的现状,代县文化体育局向忻州市文物局递交了报告,请求启动阿育王塔抢险维修工程。


同年12月,代县文物局委托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进行了详细勘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修缮原则,编制了代县阿育王塔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经逐级上报后,国家文物局批复原则同意对代县阿育王塔进行现状抢险维修。


这次的修缮工程项目繁多、工艺复杂,技术要求极高。从2004年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以及山西省古建筑质监站的技术指导下,山西省古建筑维修保护研究所施工队(即代县杨氏古建公司工队)入场施工。施工期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常务副局长童明康、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文保专家先后到场视察,针对维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施工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原了塔刹华盖与宝珠,修砌了12-13层相轮、处理了塔身裂缝,增建了塔基方形台明,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阿育王塔修缮工程。


维修后的阿育王塔素体还昭金光重灿,百尺尖峰仍插九霄而挺秀,四周连铎复振万室以飞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金光重灿育王塔)


阿育王塔经历了多少回斗转星移,听过了无数次鼓角铮鸣,它见证了代州人民的悲欢离合,承载着雁门大地厚重的历史。


白云悠悠漂浮在湛蓝的天空中,鸽群从阿育王塔旁飞过,空灵的鸽哨声伴随着鸽群从远处传来又渐渐消失在远方,就如同远去的历史,转瞬即逝,惟有那塔顶华盖下的梵铃依旧在风的弹奏下叮当作响......




148044曹利国

赞赏二维码钟意作者

3 人喜欢

148044148044148044阅读 66148044雁门行17篇原创内容分享此内容的人还喜欢赏读 | 岁月悄悄,不知人间悲欢几何...百草园书店赞 641不看的原因

  • 内容质量低
  •  
  • 不看此公众号

148044善良之人,必有善福!...早听心语赞 501不看的原因

  • 内容质量低
  •  
  • 不看此公众号

148044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