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纪行 • 盖洋三对厝:明月何时照君还?

回复 星标
更多
永泰纪行 • 盖洋三对厝:明月何时照君还?
»

1098053

六月底,东南乡建与永泰村保办联合发起了一项以民间文献为主题的人文考察活动,厦大诸多教授、博士为此次考察的主角,我亦忝居鞍前。此次考察,途经七个乡镇,叩访近十个村庄,近距离接触了近两年颇引人关注的众多“永泰庄寨”。这是鹭客社视线首次进入永泰。早在一年前,我曾到永泰邻近的德化戴云山山地采风,看到分布于丛林山野中的大量木构民居。当时就有一个悬念,德化之外的戴云山山脉地区,究竟与德化有何异同? 此次永泰之行,让我确认了两者之间的惊人相似。之前提出的戴云山民居类型的说法,获得了进一步的验证。显然,在福建的戴云山山脉地带,或许包括汀江流域的一部分地区,显然存在着大同小异的一种区域文化,或可称戴云山文化,或可称闽中文化。由于接近闽江江口,永泰乡土文化深受闽东及莆仙影响,成为戴云山文化中极富特色的分支。“永泰庄寨”可称为闽中古堡的一种特殊类型。出于全面的考虑,或许以整个戴云山山脉为范围,进行全域乡土规划与运营,会让这座真正的“闽中山”拥有更为开阔的远景。令人忧虑的是,大量的闽中民居因为缺少修缮与居住而日渐破败,如果没有及时行动起来,很可能会在近几年内,湮灭于世。消失的可能不只是建筑,还将是承载于建筑之上的乡土记忆,及深藏在人们内心的乡土情感。当年,修建这些古老民居的大多是当地的乡绅,如今,他们的后人们又在何方? 他们愿意再造自己的祖屋吗,他们有决心再造自己的新故乡吗? 明月何时照君归 ?   ——  林鸿东

盖洋,永泰全县海拔最高的乡镇。据传在宋时,有黄、郑两族迁居此地,黄氏居高地,取村名盖峰,郑氏居田洋,取村名盖洋。后黄氏式微,郑氏兴旺,故盖峰鲜闻,而盖洋传世。

1098053

三对厝,位于盖洋乡盖洋村,共有三座大厝,面积均在3000平方米左右,由清道光年间,郑汝训、郑汝器、郑汝祥三兄弟所建,分别命名为“庆园厝”(汝训厝)、“祥园厝”(汝器厝)和“隆园厝”(汝祥厝),民间亦称龙宅(有争议)、螃蟹宅、牛宅。是名符其实的大宅院。我们先到的是左侧的老大和老二家。不知为何,老二汝器的家反而盖在老大汝训家前面。

1098053

带我们参观的老人叫郑尔端,是郑汝器第六代后裔,曾为小学校长。这是老二汝器厝的院门。门柱上的对联为“雾隐名山观豹变,波翻秀水看龙腾“。这对联里有股磊落自信之气。

1098053

郑尔端也不知道,祖先修建这三座大宅院的资金是从何而来。

1098053

院门上方写着“锡以繁祉”,意思是赐以多福。类似字眼还有等“锡以祉福”、“介以繁祉”等。

1098053

从里门往外门看。

1098053

汝器厝屋脊不设翘角,据说是因为汝器厝是螃蟹宅,呈螃蟹形,做翘角要用石灰,与螃蟹冲。屋前开一对圆窗是闽中古厝常见的作法。很像是一对窥探的眼睛。

1098053

闽中民居给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一对圆窗,还有干栏、穿斗式结构和木(竹)骨泥墙。在德化一带,这类的古厝大多有低干栏的设计,在永泰看到的三对厝,虽然保持了地面的抬高,但似乎已经没有干栏的特征。

1098053

很多建筑配件已经消失,为防止盗窃,现已经安设了不少探头。

1098053

短短一百多年,大宅院已经衰落不堪,青苔遍地。

1098053

精美的户对。

1098053

半亩庭中半是苔

1098053

1098053

依稀可见的昔日繁华,那些精雕细刻的槛窗和槛窗上下的绦环板。绦环板,又称锁腰板,宋代称“腰花板”,多用浮雕刻画各种图案。

1098053

1098053

绦环板

1098053

门槛很高,实用用途是挡雨水,后又引申了风水学上的挡煞气,及防止财气外泄。

1098053

大堂屏风上的“竹苞松茂”只剩下“竹茂”两字,据称民国时期,有支常打败仗的军队驻扎在这里,发现“竹苞”两字看起来像“个个草包”,一时心情不好,对古厝进行了打砸,使古厝元气大伤。厅中曾有精美的“百寿图”屏风,已被盗。

1098053

由于柱础石的保护,屋柱避免了潮湿的侵害。

1098053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1098053

三对厝用石极为大气,有报纸称,“一块就长约10米”,依我目测,应该是四米左右。这样的长形巨石寻常可见,却不知当年是如何运载的。

1098053

发达的排水系统。

1098053

主屋与扶屋之间有明沟,明沟上有可遮雨的过廊,过廊两侧有美人靠。

1098053

可以养家禽的明沟

1098053

1098053

汝器厝的后面

1098053

1098053

1098053

1098053

老大汝训家,汝训厝感觉文气比较重。这座古厝的门是侧开的,门口有半圆形的台阶,郑尔端把它与门楼里的方形合起来解读为天圆地方,似乎有点勉强。

1098053

进来后发现院中有院。

1098053

蓑衣原指用蓑草编织成的衣状雨具,后来也有改用棕的。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可见其踪影

1098053

1098053

1098053

排水口

1098053

还是有一些干栏的风格。

1098053

女儿墙。下雨时,为了防止雨水从正厅的屋檐冲击到披榭的屋瓦上,并溅向厅堂。正厅屋顶与披榭屋顶的重叠处被砌就了一道矮墙,这道矮墙便是女儿墙。事实上,女儿墙,又称女墙的说法,主要指矮墙,使用范围颇广。

1098053

博风板里面的山花板,绘满了图案。

1098053

院里种起了苞谷。

1098053

排水口

1098053

1098053

女儿墙不只防雨,还有修饰的作用。

1098053

女儿墙上的灰塑,显然有海洋文化的成份。

1098053

1098053

1098053

1098053

一道残破的大门,门柱的楹联,写到了郑樵。郑樵是南北宋时期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这位郑樵先生很有意思,一生对作官不太感兴趣,只是立志读遍古今书。连才高八斗的朱熹都要上山拜见郑樵。当北宋政权风雨飘摇之际,郑樵以布衣学者的身份,在夹漈山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通史》。这里我忽然想起老二家的对联“雾隐名山观豹变,波翻秀水看龙腾“。这口吻何等相似于郑樵。看来,这盖洋三对厝的郑家,不简单,即使不是郑樵后人,也定然是郑樵精神的传承者。

1098053

花墙子与小拱门。拱门门楣上方写着“孔皆”,据称另一道倒掉的小门的门楣上方写着“降福”。源自《诗经》的诗句。

1098053

花墙子中间有趣的果蔬造型,主人在建筑设计中的匠心真是令人叹服。

1098053

这就是老三妆祥家,妆祥厝。牛宅,据说有牛嘴与牛角,还有牛眼。与妆训厝、妆器厝比,相对较为完整。

1098053

据说这里是牛角。

1098053

1098053

悬鱼状户对。

1098053

这窗格子是两面的,真是太讲究了。

1098053

更加震撼的女儿墙。

1098053

书礼传家

1098053

1098053

1098053

1098053

1098053

1098053

1098053

据说是全永泰最精美的排水口,有一种说法,排水口后面的排水暗道是曲折不直的,但却不易阻塞,因为内部喂养的食腐螃蟹,扮演了“清道夫”的角色。

1098053

在三对厝,雕工奇巧的绦环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楠木的绦环板。

1098053

三对厝,永泰乡村的传奇建筑,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神秘往事。三兄弟到底是何种人等,避居高地丛林的郑氏家族缘何会有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何会有这样开阔的交游视野。营造三座大厝的资金从何而来? 一切都是待解的谜团。

1098053

日渐破旧的厝门,仿佛在等着远行的人儿回家。

往期导读:

德化国宝祥云村:断壁残垣隐藏干栏密码

1098053

作者简介:林鸿东,1976年生,漳州平和人,鹭客社创办人。

LOOKERS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