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还在村民撤了,四合院还在葡萄架没了

回复 星标
更多
古村还在村民撤了,四合院还在葡萄架没了
.
.
.
.
.
.

走进京西古村落,路,还是青灰石板铺路,房,内外影壁、门楼、拴马桩也还俱全,卖的吃的,却是东北乱炖、蒙古烤羊腿;再走进东西城的四合院,还是那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房子也是青板瓦正反互扣,可院里摆的却是咖啡桌、支的是遮阳伞。

惜乎!古村落还在,农民撤了;四合院还在,葡萄架没了。旅游公司来了,居民走了,原汁原味的北京文化,何处去寻?

时下是旅游旺季,再加上即将到来的学生暑假,北京的各个旅游景点将涌进大批客流。这其中,京西古村落、北京四合院等老北京文化代表的景点,将成为很多人的必选去处。

记者在京西著名古村落看到,明代老村遗址、清代民居、壁画、古碾、古磨、古井、古庙,确实处处体现着其“北方民居‘周口店’”的古朴沧桑,然而与之格格不入的是,山脚下经营农家饭的小店里,却难觅当地传统吃食,烤肉串、烤羊腿、东北乱炖成了主打菜。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中心城区的四合院里。作为老北京旧城的文化符号,如今的四合院可称“四不像”,房屋、院落大尺度改造,甚至改变了原有结构和肌理,四合院也成了宾馆、咖啡厅。

古村落里,进行经营活动的多是外来人,甚至是外国人;而在四合院里,也很难听到尖团音不分、儿化音居多的京片子了。究其原因,便是民俗游的日渐火爆,过度的“旅游化”,造成了“失真化”的现象,只见物、不见人。

固然,布局、民居等原有的风貌保护是必须的。但是,古村落、四合院里真正的老北京气息和神韵,却不仅仅是通过这些古建筑流露出来的,更是靠生活在其间的人传递出来的。

没了人,也就没了神韵。古村落也好,四合院也罢,不能只有物态的、具有历史风貌的房屋、庙宇、街道,更要维系和延续本地居民的固有生活方式、生活技艺、生活风尚。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具有文化的精粹、内核。

看老物件、老建筑,看的是历史的遗存;看古村落、四合院里的人的生活,看的是历史的传承。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怀念乡愁或者猎奇,更能够在这种文化氛围下重新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

由此看,古村落、四合院其真正的价值,不仅是促进当地的旅游收入,更是传承历史、传承文化。

在此,我们不妨借鉴一下他山之石。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如今境外游人数不断攀升。澳大利亚近两三年就兴起了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农场体验。当地会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农场,旅游者可以住进这些农场主的家中,与他们同食、同住、同劳作。吃的是当地人的饭,住的是同一个屋檐,干的也是农场主每天做的,喂牛、挤奶、刷马,或是其它农事。这种真正体验当地人生活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游客喜爱,甚至成为了当地移民学校的课程。

究其原因,就是游客看到的不再仅是建筑,而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当地文化的精髓,就在这生活里。

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保持当地人生活的原有形态,可以更好地传递文化的内涵。

那么,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如果没有人,古村落、四合院最多就是一个“空壳博物馆”。我们要请回老居民,让古村落、四合院“活”起来,把人、建筑、环境有机统一起来保护,合理利用和适度开发,保存历史的真实性,体现生活的延续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但是这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解决。比如如何让古村落里的农民,既能享受到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便利,又能够解决他们的生产、收入问题。相关部门要解决好当地居民在传统建筑中生活不便的问题,在保持传统村落、院落整体布局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内部的生活设施和外部生活、卫生条件,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更要实现本地居民在承担传承文化任务的同时,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没有民众的参与,很难有真正的传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跟当地居民的致富联系起来,可以激发民众积极性,吸引农民在古村落就业,增加收入,其文化空间也可以在民众的参与中得以延续。

古村落也好,四合院也罢,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寄托着人们的乡愁。把古村落、四合院里的人请回来,他们是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留下他们,就留住了文化传承发展之根。

2015-07-06 07:57:43更新过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