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

回复 星标
更多
​引起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

1临床资料
»

本组2例患者均为食管癌,年龄分别为46岁、72岁,术后2~5天出现烦躁不安、躁动、昼夜不眠、双手摸索。精神检查:意识水平下降,说胡话,呼之能点头应答,反应迟钝,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查血气分析提示电解质基本正常,pH值偏高为7.56,氧分压为76mmHg,考虑应激性精神障碍。请神经内科会诊主要排除药物性精神异常、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建议给予氯丙嗪、氟哌啶醇、咪唑安定等充分镇静,并停用可能引起精神异常的药物,如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甲硝唑、吗啡、硝普钠等。经过4~72h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精神恢复正常。

2原因分析
»

(1)心理因素:切口疼痛、各种引流管和监护导线及四肢固定,制约了身体的活动,咳痰、更换体位后的不适,各种治疗处置所致的疼痛,以及身体各部的充分暴露产生的不安。(2)监护室的环境因素:各种监护设备的报警声,医护人员进行抢救的匆忙身影及家属的紧张表情,噪声、灯光,自身的不适及个别医护人员的漠不关心等造成的心理压力。(3)药物的影响。

3护理措施
»

3.1注重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1]护理人员要有换位的思维,能充分感受到患者的心理,在进行各种处置前,均应向患者先解释,以取得患者的支持和配合,要了解患者的手势、口形、表情,语言表达,切忌只注意监护仪器而忽视对患者的体验。并注意维护患者的自尊,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暴露次数和时间,给予适当的遮挡,对患者提的要求均要合理解释。

3.2熟悉并改善监护室的环境向患者简单介绍监护室的环境,减少对监护室特殊环境的恐惧感,并向患者介绍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使其了解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监护治疗经验,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改善监护室的环境,降低设备及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噪音使患者处于睡眠状。更不要让其看到其他患者的抢救场面,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病情许可时可关掉大灯开柔和的壁灯。

3.3药物的应用停用所有可能引起精神异常的药物并对症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及体重准确用药。

4讨论
»

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因素及机制复杂,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大,且易被医护人员所忽视。因此,必须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的特点有足够的认识,尽量消除促使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各种因素,术后一旦发现精神障碍应积极寻找原因,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早期给予相应的抗精神病药的治疗及护理,预后良好。重视预防,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术后急性精神障碍,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降低医疗费用,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