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回答!

回复 星标
更多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回答!

点击上方"张玉石名班主任工作室"关注我们

本公众号每日一更新,笔耕不辍,致力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省力更高效,篇篇是原创干货!期待您的关注和指导~~

2632084

我是小张张
今天我在深圳培训,一个刚入职的老师向主讲人罗朝宣校长提问:“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罗校长很实在,他说:“怎么培养创新力我不知道,我想“不扼杀就是培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培养创新力。”
听过那么多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如过眼烟云,唯有罗校长的话我印象最深刻。
华东师大的黄向阳教授看到我的朋友圈后,留言:“不压制、不扼杀、不培养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正道呀!连创新力都企图培养,哪会有创新力?”
继而,黄教授又给我发了一篇文章的链接,读罢脊背发凉,文中提到的种种行为不正是你我正在做的吗?我们破坏了环境,然后又开始保护环境;我们挫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却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深受启发,分享给大家:
如何挫抑课堂里的创造性思维?
雷蒙德·C·尼克森(Raymond S. Nickerson)是美国塔夫茨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十分淘气。在无数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竭尽全力探索如何培养创造力的时候,他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其道而行之,刻苦钻研压制、挫败创造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下面所引述的并不是他拍拍脑袋想出来的一些奇谈怪论,更不是愤世嫉俗者轻浮的讽刺挖苦,而是十分正经的科研成果,其中的每一条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调皮的尼克森教授在论文中不厌其烦地引用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佐证他的一条条论断,多到了我都没有勇气一条条把它们码在这里。想看证据和脚注,就找原著读吧。这里只摘录一部分正文:

……虽然我不想自封压制创造力专家的“美名”,但鉴于本章主旨所在,我还是会对此话题进行详尽探讨。就我看来,下列原则所培养的态度与信念几乎可以保证将绝大多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扼杀在摇篮里。本书的读者也可以尝试进一步完善这个清单。
1坚持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只有一条正确途径,任何一个问题都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强调“正确”高于一切;要求学生完全按照上课所学内容完成作业和考试;完全不容忍偏差;给学生灌输所有错误都是恶劣的信念,并因此置学生于窘境;完全不费时间试图找出学生解题错误思路背后的原因(这个原因往往是合乎理性的),并确信学生完全不明白这个道理,即有时错误恰恰能体现创造力和创新力,往往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2培养学生对权威尤其是老师毫不质疑的服从感,最好恐惧感。恐惧是导致行为服从,甚至思想服从的主要决定因素。即便恐惧无法确保思想服从,它至少能降低学生表达“离经叛道”想法的可能性;时常提醒学生谁是掌权者,绝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向他们灌输一个理念,即质疑权威是无礼的。反复强调书本上的都是真理;老师说的话句句都是不容置疑的真理,而不只是一家之言;决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老师不太了解的话题;永远不说“我不知道”;时不时提醒学生,老师走过的桥比他们走过的路还多,因此老师远比他们要渊博睿智。
3要求不顾一切遵循教学计划;只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或课本上要求的题目;许多研究者都强调,有别于问题解决,问题寻找也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往往会想要探索他人安排之外的问题。虽然我们或许无法阻止他们在课外时间做这种事,但我们可以确保他们明白在学校只能做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自己的兴趣是无关紧要的。
4纠正学生认为他们应该有创新思想的想法。这样的想法是十分危险的;创造力有时被定义为一种产生新颖大胆想法的倾向。倡导天才是罕见的这一观念;让学生明白只有极少数人是天赋禀异;而绝大多数人只需要遵照他们的思考,不要奢望自己能有任何创见。打消学生相信研究者所宣传的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某个方面具有创造力这一说法的念头。当有学生试图在课堂上发表独特观点时,迅速指出其中的错误。如果一时找不到其中有什么错误,就直接宣布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或荒谬可笑的。老师有话语权,无需对自己的判断作解释。
5倡导知识分界的观念。确保学生看不到英语课和历史课或者物理课中所学知识的关联性。尽量阻止他们意识到在某个领域里有用的问题解决方法或许可以运用到其他领域。这一点很重要,根据Koestler1964)的观点,创造力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具有发现被他人忽略的关联性的能力。
6用口号证明观点。究竟是证明何种观点并不重要,但我们总能找到一个适合的口号。如果想找个理由扩大某个工作小组的规模,就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想减少小组成员的数量,就指出“厨子太多烧坏汤”;如果想催促学生加快进度,就说“犹豫者终难成事”;如果想放慢进程,就强调“欲速则不达”。我们想要通过这些例子表达的重点是,如果我们能熟悉足够数量的经典格言,那我们几乎没有必要顾虑自己的行为,因为总能找到一个简练的谚语来支持我们的做法
7打击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些人或许会认为这很难,因为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所有的事物都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这绝非难事。每当有孩子执著地问一些你没有答案的问题时,就利用这个机会取笑他。通常一句“这个问题真可笑”就足以收到效果,嘲笑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明确指出对任何事物小题大做都是幼稚的表现,需要加以克服。执著于提出通常只有孩子才会问的问题这件事,已经因爱因斯坦相对论——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创见之一——的提出而得以肯定。孩子越早摒弃对悬而未决的问题的思考,就越有利。绝对不要承认自己被他们的问题打动了,或者跟着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提倡这样的观念:科学不过是一些汇总事实的手册。确保学生毫无机会察觉科学其实是一种探索,一种寻找信息的动态过程,或是一场刺激的冒险。
8倡导与创造性思维发展理论截然相反的理念。在这方面,研究者已经有了许多发现。例如,智力是由个体的先天基因决定的固定不变的属性,这个信念可以打消孩子努力尝试高难度任务的念头。另一个与之相关、具有杀伤力的信念是,如果一个人足够天才,那他无需对一个领域多加学习就应该能够在这个领域里具有创造力;如果一个人天赋不足,再多努力也是枉然。我们需要严密戒备,防止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心和努力这一信念的出现。
9)最关键的是,绝对不要让学习或解决问题变得有趣。确保学生明白,努力学习与乐趣是不可兼得的,想要完成有智力挑战性的任务,就不要指望享受这个过程。一旦鼓励儿童去思考,尤其是思考那些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时,就会出现如Csikszentmihalyi1996)等人所指出的情形:儿童将得以从投入创造性活动中体验到极大的满足感。我们要尽可能规避这一风险。必须确保他们没有机会尝试任何探索,否则学习的创造力天性将被大大激发并很难再加以抑制。再次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惊人的。思维热情是具有感染性的,要像对待疾病一样严防。对任何事物表现热情或激情都是危险的!
这份清单并没有穷尽所有原则,甚至不是最佳版本。我相信,若要扼杀课堂或其他场合中的创造性思维,只需要稍稍坚持上述原则就能达到目的。通常我们甚至无需使用所有原则,往往一两条就足够了。我最爱最后一条,仅此一条就能在很多情况下收到效果。
当然,无论你如何竭尽所能地压制,总会有个别孩子有创造性思维。在这种情况,除了尽可能将其他学生与之隔离,免受其影响之外,几乎别无他法。

有一点可以确信,只要我们使用这些方法,这样的孩子将会是极其少见的。此外,我们还能对偶尔出现的这样的例子加以利用,他们的存在给我们提供了向学生极强绝对不允许在课堂中出现的行为的机会。

所有这些建议都不需要老师付出额外的时间,也无需老师讲解教学大纲之外的学科知识。它们关乎的仅仅是在正常课堂教学中预设并强化这些信念和态度。
——摘自Ronald A. Beghetto & James C. Kaufman主编,陈菲、周晔晗、李娴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8页。

张张对镜子照,反思自我:以上提到的9点我做了几点?我是不是已经在做着挫抑孩子创造性思维的事?我该如何改进我的教学,让课堂变得充满趣味,让孩子们敢于质疑和否定权威?

与君共勉!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