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故事】一张红纸展风华——母亲剪纸作品印象 / 屈萍

回复 星标
更多

【剪纸故事】一张红纸展风华——母亲剪纸作品印象 / 屈萍

2631062

2631062

贾玲凤

在我幼年的记忆中,母亲(贾玲凤)是一个性格刻板、脾气暴躁的女性,让我从来都难以亲近,更没有想扎进她怀里的冲动。母亲是当地一所初中资深的化学老师,教学成绩连年优异,我初中便就读于这所学校,并成了她的学生。她对教学的认真及对学生的严苛是出了名的,同学经常因为我的的特殊身份来打探一些关于化学考试或成绩的“小道消息”,但大多时候都是失望而归。那一年,母亲所带班级的化学成绩是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次,后来才知道她是怕给我留“太凶”的印象才对学生降低要求,在这之前我以为她完全不考虑我的感受。

2631062

《红灯记》/ 贾玲凤 / 内蒙古

2631062

《拉马车》/ 贾玲凤 / 内蒙古

初中毕业读了寄宿制学校、到后来去上海求学一晃已过十年有余,真的开始认识母亲是在硕士毕业后回家乡工作,我在一所学校当美术老师并接触了当地民间艺术剪纸,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专职做起了剪纸教学及科研工作,恰逢母亲退休,也把多年来的业余爱好剪纸当成了全职的事业,这也自然成为我们母女沟通情感的纽带。我们相伴一起去上剪纸研习班、参加各项活动到后来一起完成大型的剪纸创作,我们共同收集资料并构思某些题材的创作,我的绘画基础能给她提一些关于布局和构图的建议、她的执着与探索精神也时刻鼓舞着我!2013年初女儿降生,我也做了母亲,享受着一个小生命对我无条件的依恋和信任,那种幸福感和成就感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的!为了照顾我们母女的生活起居,母亲暂时放下了她热爱的剪纸,看着她眼中对于隔代孙女的宠溺,仿佛是看着一个“小小的我”,我心中对她的偏见与隔阂慢慢消失了,我逐渐开始理解:她只是一个不太会表达爱的母亲而已。

2631062

《草原红花》/ 贾玲凤、屈萍 / 内蒙古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母亲又能拾起她心爱的剪纸,在此期间,我们共同创作的《草原红花》是一幅大型剪纸作品,讲述了一对草原上的小姐妹龙梅、玉荣在一场暴风雪中奋不顾身的保护公社的羊群,最后因为被严重冻伤而截肢的故事。作品初期想用连环画形式体现,后来在我们的重新构思下将它调整成以典型情节为主体、其他情节为辅助,用一个个的小构图将整幅画面串联起来:暴风雪中奋力驱赶羊群的两姐妹、惊慌奔逃的小羊们、被救援人员发现已经冻晕过去的玉荣以及她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一个新颖的画面,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复杂的感人故事。两姐妹形象质朴、表情生动,体现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之精髓。

2015年9月,在众多人的不理解与质疑下,我又一次踏上了求学之路,照看孩子的重担再次落在母亲肩上,她安排好孩子的接送事宜后,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剪纸创作上,在此期间,我们的合作也仅限于创作意图的沟通和构图的调整。记得一次在地铁上,母亲突然兴奋地发来《国家的孩子——上海孤儿到草原》系列作品的初稿:有特点的人物形象、疏密得当的节奏、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耐人寻味的细节处理,讲述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饥荒年代,一批性命遭受威胁的孩子被送到内蒙古草原上,19岁的未婚姑娘都贵玛一人照料了25个初到草原的“上海孤儿”,她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这些“国家的孩子”,让这些孩子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感人故事,投射草原人民心灵之美。这套作品的进步之快让我刮目相看,我看到了她真挚情感的投入以及勤奋的思索过程。

2631062

《草原红花》/ 贾玲凤、屈萍 / 内蒙古

《草原晨曲》是我们第三幅合作的作品,我建议将有代表性标志的“三鹿腾飞”建筑加进画面、并把马头琴拉奏出的音乐元素形象化,使它成为串联整幅画面的纽带,再加上奔驰的骏马、悠闲吃草的牛羊、炼钢工人手持钢叉激荡出来的钢花和草原上的鲜花连接在一起,一幅热情洋溢的劳动场面!画面中多处使用蒙古族图案元素,民族气息浓厚、地方特色鲜明!

2631062

《敖包节》/ 贾玲凤、屈萍 / 内蒙古

《敖包节》是我们第四幅合作的作品。敖包节又叫“塔克恩”节,是蒙古族人祭祀天地日月大自然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至七月举行。“敖包”在蒙古语中就是“堆”的意思,它是祭神的石头堆,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用牛羊等形象替代了石头的形象,把敖包整体阴刻处理,让它占据画面视觉中心的位置,下面是喇嘛诵经的场面,周围是献哈达、祭祀仪式、娱乐舞蹈等场景。敖包节包含着许多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这一题材的剪纸作品创作,对研究游牧文化、蒙古族发展历史、增进民族团结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剪纸创作像其他艺术创作一样,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素材,塑造艺术形象,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其过程如负重前行、逆水行舟,既有灵感的迸发、收获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生活的积淀和审美经验的苦苦求索,回顾母亲这十几年的剪纸专研创作之路,经历了单纯的模拟、情感的抒发及表达、个人风格的逐渐形成,一张张精彩的作品和获奖证书记录了她的辛勤汗水、一次次的交流学习彰显了她的探索与追求!在创作之余,她把剪纸技艺这一具有浓厚秦汉艺术风格的古老艺术形式带到了中小学校园、带到了机关社区,更奇妙的是,这个过程也印证了她性格的转变,成了一位自信、包容、善于聆听的母亲!在她的影响下,孩子三岁时就能操起剪刀剪一些简单的小动物形象,外婆闲来无事也常常剪些拉手娃娃、猫猫狗狗等原生态味道十足的小作品。

2631062

四代人剪纸(左起:贾玲凤、贾玲凤大姐、贾玲凤妈妈、贾玲凤外甥女、贾玲凤女儿屈萍)

作为女儿,我由衷地为母亲找到精神的寄托而感到高兴,毕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从中体味到幸福感和成就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希望母亲能将这个优雅的爱好坚持下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

2631062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系列之一》/ 屈萍 / 内蒙古

2631062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系列之二》/ 屈萍 / 内蒙古

2631062

《母子情》/ 屈萍 / 内蒙古

2631062

《忠》/ 贾玲凤 / 内蒙古

2631062

《向雷锋同志学习》/ 贾玲凤 / 内蒙古

2631062

《神牛犁河》/ 贾玲凤 / 内蒙古

供稿屈   萍

编辑焦禹铭

审稿张   琳

审定王来阳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