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十个“不等于”!

回复 星标
更多

课堂教学中的十个“不等于”!

2630738

推进课堂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思维理念的转变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从关注“教”偏向于关注“学”,以学论教;从准备教案侧重于提前预设,以导论教;从知识容量转向思维容量,以思论教;从单一问题转向多元答案,以活论教。在课堂多边活动中,着力于培养学生学习思维主动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延伸性

2630738

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提示老师们在教学中值得思考与注意,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630738

教的多不等于学得好

01

教师传统的课型是以教为主,教师讲的多,课堂水平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执讲能力;但现在是以学为主,评价者更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情况的展现。“学得好就是教得好”已经成为新的评价标准。

02

知识容量不等于思维容量

现在不少教师的课知识容量太大,只要与本课有联系的内容就想补充,毕其功于一役,教师是教到了,但学生接受效果并不好,其实突出重点,增加思维活动量,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才是高效课堂的真正要求。

2630738

预设不等于生成

03

教材分析、备课教案、资源选择是属于备课准备范畴,这是教师教的主动预设,不一定吻合学生的主动生成。从质疑问题、暴露异想、化解办法、应用问题等方面都应该考虑各种预设情况,这才具备学生主动生成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把“教为学服务”落到实处。

04

形式不等于内容

考虑学习过程的展现,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等形式是做到了,但活动内容显得空洞,教学中要注意安排得当,事得其所,有益于提升学生思维。

2630738

转变不等于改变

05

课堂教学行为有转变,很多时候是观摩听课时有转变,为评价者听课评课而上。怎样把动态的转变延续成常态的改变,这是每位教师从现在就要做起的任务。

06

听课不等于记录

听课不仅是听知识、看结构、学教法,还要把听课学习过程要变成观察课堂、关注学生、对比教师、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2630738

观摩不等于落实

07

观摩学习的东西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情况而加以改进。把一节课的思想要适当扩展到一类课的教学实践中去,把一次的学习感悟要适当落实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才能真正达到观摩的目的。

08

反复不等于反思

在反复上同一节课时一定要再次优化组合、调整问题,提炼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变化。要把反思工作做在课前温课预测、课中灵活调整、课后小记补救等三个环节中。实际上在超周备课的前提下,真正有效的反思就是做在课前想、课前记、课前补,课后就属于是感悟和自我回味、可悟但不一定可言的事情了。

2630738

模式不等于艺术

09

一般而言,教师课堂教学要经历构建框架、形成模式、提炼艺术三个环节,从模式到艺术是培养优秀名师的一道坎。模式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模式的升华;用模式去优化艺术,用艺术去弱化模式应该成为每一位骨干教师追求的课堂目标。

10

热情不等于热爱

一时的要好性的准备或功利性准备往往是短期的热情,激情燃烧后可能归于平寂,这对自己的发展很不利。“人是要长期有点精神的”,长期的热情就是热爱,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霍懋征语),没有爱就没有责任,也就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原动力。

2630738

2630738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啦

希望老师们将这些思考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喔

原文转载: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630738

2630738

2630738

2630738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