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抢状元大战 撕了谁的脸?

回复 星标
更多
评论:抢状元大战 撕了谁的脸?
.
.
.
.
.
.
原创2015-06-28央视评论员央视新闻

引言

招生季,今天上午,网民围观了一场匪夷所思的网上互掐。互掐的双方,是网民眼里“高大上”的北大和清华四川招生组。

上午8点25分,微博认证的北大四川招生组发布微博,指责“某校”欺骗报考北大的考生。随后,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官微转发并评论,指责对方对报考清华的考生“许以重金”。双方“互攻要害”,“互揭老底”。互掐中,双方透出的信息,让网民的眼镜跌了一地,也让两校的节操碎了一地。

如果了解招生工作,就不难发现今年的抢状元大战和往年相比,激烈程度差不多。如果有区别,只不过在于近期的微博上没有其他热点,而北大招生组果断发帖形成了一个新的围观热潮而已。真正的问题在于,面对这样恶劣的招生环境和抢状元方式,谁是真正应该反思的人。

抢状元大战这三个群体需要反思

首先是招生的教师群体要反思。招生,本来是一个量才录用的过程。但是量才录用又是一个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承担各种风险的过程。量才录用不仅要做加法,而且也要做减法。高招的大多数教师群体,都理解状元只是暂时的优势,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多样化的。但是当招生被以指标化内容进行衡量,教育被简单化和量化的时候,抢状元就是一种最简单,又最体现“业绩”的衡量方式。这也是招生评价中的一种懒政思维。

其次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年年都说素质教育,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在高考招生的问题上,素质教育的空洞化和软肋暴露无遗。因为我们仍会而且只会有一个评价方式,那就是高考。不少高校都曾经追踪过状元最后的毕业去向和发展路径,他们和各省前十名、前五十名相比,其实并没有体现出人生特殊的成功路径。但是素质教育的尝试比如自主招生,仍然只能是高考的补充,而且还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质疑。高等教育在准入门槛上的尴尬局面,使得状元成为了不得不抢的人。

第三个应该反思的群体则是媒体和社会公众。一位“211高校”的招生组成员曾经说过,“我们可以承诺不追逐状元,媒体和社会能不能承诺不以状元数量来衡量我们的生源质量”。这些年,每到高考,各省状元是谁、去了哪里就成为媒体报道的最重要焦点。而过了招生季,这些状元就被媒体遗忘在九霄云外。甚至就在前两年,媒体还纷纷报道某省状元不上清华北大去了港大,视之为大陆高等教育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不抢状元,势必面对社会评价体系的负面评价。今天有几位大学校长,敢面对社会对其生源质量的批评,敢无视部门对其学科排名指标的压力,而执着地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办学?

抢状元大战 暴露出哪些问题?

看似两个学校之间的抢状元大战,其实背后暴露出来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评价体系和社会评价体系的单一,是高校面对复杂舆论无所适从的窘况,更是社会对高等教育评论的随意化和不负责任。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不能给高等教育充分的尊重和独立判断空间,我们就没有资格批评高等教育缺乏独立。当年钱钟书数学15分被清华录取,人们视为高等教育的佳话。今天如果北大无故降15分录取一个学生,恐怕质疑猜忌满天飞。没有一流的评价体系和成熟的舆论心态,哪有世界一流大学?

因此,不能从这三个方面反思,明年同样的抢状元大战还会继续上演,人们在纷纷批评和反思的同时,还会继续追逐状元。而对于清华和北大来说,唯一的区别只不过在于招生组还会不会发微博,谁先发微博而已。而北大招生组已经有成员说,下次我们和“隔壁”在你们看不见的地方吵。

文/央视评论特约撰稿任亦云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宣明栋 主编/唐怡

编辑/王烁 余天怡 王瑶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