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示范与警诫

回复 星标
更多
评论丨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示范与警诫
.
.
.
.
.
.
原创2015-06-11央视评论员央视新闻

【导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当天会议议题是明确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措施,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作用。在会上李克强总理说:“一些地方钱拨下去了,再迟迟不开工,我们就要依法把那些趴在账上多年的财政拨款收回来,调到那些中央已经确定的重点项目上去,调给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地方去!”

«»


李总理最近“放狠话”,大致集中在三方面:一是要求解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上的“中梗阻”;二是要求落实宽带网络提速降费等重大政策;三是要求管好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10号这次常务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措施。“狠话”针对的就是对财政资金的拖沓、怠慢和浪费。

强调“过紧日子”有三个关键原因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带好头,做表率。”总理带头过紧日子,既是中央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示范,也是对某些不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政府部门的警示和告诫。之所以要强调“过紧日子”,三个不容回避的关键原因——

其一,政府“手头钱紧了”。

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转型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增速,近两年来在持续下降,很多地方已降到了个位数的增速。相对于不断递增、累加的改善民生支出需求来说,收入增幅下降,意味着政府“手头越来越紧”。学会过紧日子,成为为政者的当务之急。

其二,政府“过紧日子”本就该是常态。

法治政府,一定是有限政府。两个“有限”——权力有限,节制自己的权力,不该管的不管;财力有限,任何一级政府的财力都是有限的,有限财力必须用在职责所系的关键事项上,更不能容忍有限资金被闲置和浪费。政府过紧日子,本就该是一种常态。对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掰成两瓣花,应该是从总理到部长、司局长、处长、科长和科员们的习惯思维和习惯方式。

其三,不会过紧日子的政府部门还真有不少。

总理10号直接点到的拿了财政拨款后迟迟不开工的现象,在不少省区市都存在。什么原因?一是某些地方政府争项目、抢资金的时候很积极,拿到钱了以后,瞬间切换到“消极模式”,不精打细算、及时有效地把钱花好;二是某些干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该干的事不干,习惯于等待观望混日子;三是执政能力不足,财政的“四两”钱到手后,没有足够能力“拨动千斤”,调动不来配套的资金资源,使该上的项目被搁置在半路。


如何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甭管哪种情况,甭管什么原因,面对纳税人的钱,“浪费就是极大的犯罪”。现代政府“过紧日子”,不仅体现在谨慎收税、科学花钱,还体现在不断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上。近年来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政府越来越觉得缺钱,一方面有大量的钱因各种原因,被闲置在账本的“犄角旮旯”里。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总理“放狠话”、中央政府部门带头等等,都很必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能监督约束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制度,并且提出和细化对“不过紧日子者”的罚则。10号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的几条要求,都体现出多角度构建这种制度的努力。比如会议提出“对地区和部门结余资金及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重点建设”,这就设定了明确的时间底线;“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项目预算执行慢的,同级财政可按一定比例收回用于其他方面”,就从制度上提供了让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由低转高、使用方向由虚转实、使用过程由静转动的路径。

对于一个现代政府来说,过紧日子不丢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妇要把每一粒米都用得恰到好处。为此而锱铢必较,对每一分钱的闲置浪费都耿耿于怀——这应是经济新常态之下,一个法治政府的履职常态。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余伟利 主编/禤腾

编辑/ 余天怡 纪之文 吴璇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