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 常披着月经紊乱的外衣

回复 星标
更多
子宫内膜癌 常披着月经紊乱的外衣»

妇科专家指出,更年期女性(尤其50岁以上的女性)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最高,更年期若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持续时间长,最好去医院照一照B超,及早发现异常。

肥胖、内分泌失调患子宫内膜癌的诱因»

进入中年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开始萎缩。但有些女性的子宫内膜却疯狂地增长,显然这并非一件好事!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和孕激素两种激素的影响,孕激素在子宫内膜组织发挥对抗雌激素的作用,而缺乏了孕激素的对抗,在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下,子宫内膜就会疯狂地增生,起初是子宫内膜增生,而后有可能逐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一般来说,以下五种情况最容易让雌激素持续作用于身体——

1、肥胖:对于绝经后的肥胖女性,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可以在脂肪组织内经过酶(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为雌激素(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绝经妇女身体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宫内膜长期受到无孕激素拮抗的雌酮影响,可导致子宫内膜癌变。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代谢异常,这些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比血糖正常者高3倍。

3、高血压病:高血压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机会增加。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病,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这与高热量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有关。

4、生殖内分泌失调:在内分泌失调、无排卵的情况下,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拮抗,长期在单一雌激素的作用下,可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5、外源性雌激素:一些女性长期服用保健品、滋补品,如果这些滋补品中含有大量雌激素,同样会对子宫内膜产生不良的刺激。

子宫内膜癌常被误作“月经紊乱”»

由于子宫深居盆腔中央,子宫内膜癌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又不具备宫颈癌那样可以通过宫颈刮片筛查的普查条件,所以,子宫内膜癌早期一般不易被发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子宫内膜癌可逐步出现一些警报信号,比如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多为血性,合并感染时可出现恶臭、脓血样分泌物。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号——阴道流血,绝经妇女出现间断性的少量阴道出血,尚未绝经的妇女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等。但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警报信号,却未被大多数中年女性所认识和重视,不少患者往往发展为恶性病变了才就诊。

不规则出血要查子宫内膜的厚度»

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的好坏,与是否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早发现是关键。对于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或尚未绝经的妇女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特别是已经超过绝经年龄仍未绝经的女性,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把这种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当成是“月经不调”而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通常,妇科医生会建议,绝经后阴道出血或更年期月经紊乱的患者,要做超声检查,看看子宫内膜的情况。如果子宫内膜明显增厚,绝经后超过5mm,未绝经超过15mm,则要进行病理诊断来区分良性与恶性病变。目前常用宫腔镜检查,有报道,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与最终手术病理分级相符度可达97.1%,宫腔镜检查被认为是现代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金标准。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

以下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的检查——

1、早来经,晚绝经;2、长期月经不调;3、晚婚、不育;4、有用雌激素及三苯氧胺史;5、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人群;6、有肿瘤家族史;7、接受放疗史。

专家提醒,中年女性若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月经量大增或月经紊乱、阴道流液、小腹疼痛等症状时,要提高警惕;绝经期女性若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持续时间长,更要注意,尽快请医生检查。B超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的必要内容,B超检查应特别注意子宫内膜情况。不要盲目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服用雌激素时,应合用孕激素。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