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兰考事业单位考试必考知识点:犯罪故意

回复 星标
更多
2015兰考事业单位考试必考知识点:犯罪故意

2015年河南兰考县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招聘70人,招聘对象为2013年-2015年毕业的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二本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在事业单位招考中,法律知识并不难,而它作为事业单位的必考知识点,需要广大考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加以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必备考点中的犯罪故意以及一些试题加强记忆,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岗位。

1概念

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刑法对故意的界定采取了容忍主义的立场,也就是所谓的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一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2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一)“明知”的内容。

“明知”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明知的范围问题。一般认为,成立犯罪故意,行为人必须对构成要件的客体和客观方面事实情况是明知的。由于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不一样,成立该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也就有所不同。概括起来,故意犯罪,行为人需要“明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明知实行行为的性质,也就是明知实行行为危害社会的性质。第二,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第三,明知其他法定的行为对象。第四,明知其他法定的构成事实。

(二)“明知”的程度。

《刑法》第14条规定的“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就行为人认识的程度而言的。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基于自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认为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行为人基于自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危害结果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认识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也就具备了故意的认识因素。

(三)“明知”的认定。

行为人对危害行为性质、危害结果及其他事实的认识归根到底是行为人的心理活动。人们无法透过行为人的大脑直接观察和判断行为人对相关事实或者行为性质是否明知,必须通过对事实的分析、推演才能得出结论。从司法认定的角度,“明知”应包括“明确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

3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将会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是构成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所谓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抱着积极追求的态度,危害结果是行为人实施该犯罪行为的目的。所谓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指行为人为追求某种目的,而对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听之任之、任凭其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故意的这两个特征是紧密联系的。

4犯罪故意的种类

第一,直接故意。所谓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第二,间接故意。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5典型例题解析

1.养花专业户张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张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

B本题考查犯罪故意。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是行为人希望发生危害结果,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行为人不希望发生危害结果,危害结果的发生时违背行为人意愿的。在本题中,张某是明知私拉电网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但他仍然在自己的花房周围拉上了电网。他对这种是否会危害他人的结果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所以说是间接故意。综上,故选B。

2.刘某在封闭的高速公路行使时,突然一行人横穿马路,刘某刹车不及,将该行人撞死。刘某的心理态度属于:()。

A.过于自信的过失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D.没有任何过失

D本题考查刑法。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刘某是不可能知道会突然有行人横穿马路,因此说C选项表述不正确。刘某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行使,是可以合理信赖不会有人横穿马路的,这时不能将遵循交通规则的行为认为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故本题应选D。

3.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王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王抓住汽车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王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王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王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B本题考查犯罪故意。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甲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王某死亡的发生,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属于间接故意。综上,故选B。

以上就是对犯罪故意的介绍,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准确把握这一知识点,以便在考场上迅速找对准确答案,考上理想的岗位,祝您成功!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