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娘糟

回复 星标
更多
«
酒娘糟
»
-
-

家的酒娘糟,也叫醪糟、酒酿糟,是客家人的客家本土的叫法,是制作娘酒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风味食品,是糯米发酵后使糯米变软,软糯米与娘酒的混合物,半流质食品,旧时叫“醴”,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小吃,醪糟"这东西,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很多超市都有得卖,是一种民间的甜食和饮料,南北叫法有所不同。

遍全中国,醪糟的吃法可能是食品中最趋同一致的,最简单的吃法是吃生醪糟,南方人习惯上把未经加工的醪糟叫做“生酒酿”或“生醪糟”,吃生醪糟就是直接吃了。不过,这种吃法也有讲究,刚刚发好酵的醪糟有些微温,口感发酸,要等凉透了才好吃。后来有人发现,放入冰箱,既可吃到凉透的醪糟,又可防止因过度发酵而导致醪糟变酸。

人为了追求醪糟的甜度,加的“引酒水”比较少,出来的醪糟就“发柴”,口感干涩,加上齁甜,吃起来并不舒服;“引酒水”加多了醪糟比较嫩,口感舒适,可酒味和甜度又不够了,南方人把这叫做“清汤寡酒”。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为什么超市的醪糟不好吃了。

同的酒曲与用量的多少,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温度,决定了醪糟的酸甜度,以甜中略带点酸为好 。

糟也是一种酒,不过味较淡,一般不会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经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时会更深沉,更难醒。明人李实在《蜀语》中说:"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庄子·盗跖》和《后汉书》中都有关于醪糟的记载,可见确实历史久远,秦汉已经有之,并非因杨贵妃而发明。郭沫若有《游西安·五月二日》一文,称"浆米酒即杜甫所谓'浊醪'。四川人谓之'醪糟',乙醇成分甚少。不只四川人,陕西人也把它叫做醪糟。又据一些书籍记载,浙江有糟烩鞭笋,上海有糟田螺,北京有糟煨茭白,福建有淡糟鲜竹蛏,陕西有糟肉,都是用醪糟类"浊醪"、"不去滓酒"炮制而成。而客家人,则称之为“酒娘糟”。可见醪糟在中国,无论南北,都十分普遍,并为古今人所喜爱。

了南北叫法有所不同,食用方法也有所不同,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经出售醪糟的小吃店不断创新,在烧好的清水醪糟中加配了葡萄干、桃仁、果干、鸡蛋、白糖等,使味道香甜出奇,加上人们的不断创新,不同食材的搭配,有更多的美味在触动着我们的味蕾。

«»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