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化石发现最古老精子:超过5000万年

回复 星标
更多

南极化石发现最古老精子:超过5000万年



        近日,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的环节动物“茧”化石中,发现了已知最古老的动物精子。据观察,这些精子的形状和大小非常类似现今蛭蚓科(Branchiobdellidae)动物的精子。科学家认为,从这些化石中可能会获得有关这类动物在超过5000万年时间里的演化线索。


202610

 


        茧化石分解开之后,科学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内部进行观察。图d显示的是精子的片段,箭头所指的是精子尾部;图e、f、g和h显示的是其他的精子片段;图i显示了精子的尾部;图j显示的是细菌。


202610

 


        这些有带类(Clitellata)的茧化石发现于南极半岛的Marambio岛(图中标记处)。有带类动物属于环节动物门,包括蚯蚓、水蛭等。发现化石的地层大约有5000万年的历史。科学家希望利用显微成像技术对世界其他地方发现的环节动物茧化石进行研究。


202610

 


        有带类环节动物会分泌出被称为“茧”的黏液被膜,里面具有分层堆积的蛋白质材料。卵细胞和精子会被释放到茧里面,最终茧会密封并逐渐变硬(图中所示)。某些情况下,在茧硬化之前,一些微生物会被困在蛋白质层里。此前最古老的精子化石也发现于南极,来自水蛭的茧化石。


202610

 


        这些颗粒状的精子化石十分类似有带类蛭蚓科(Branchiobdellidae)动物的精子(图中所示)。这种相似性可以帮助研究者鉴定出这些茧属于哪类动物,并提供有关它们演化历史的线索。精子细胞的寿命很短,而且十分脆弱,在化石记录中非常罕见。


202610

 


        在北半球,蛭蚓科动物通常与淡水小龙虾(图中所示)形成共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蛭蚓科动物可能在始新世早期出现在南极的淡水环境中,这将大大拓展它们在全世界的分布范围。它们的演化历史有可能比原先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