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创园的坚持与守望

回复 星标
更多

«留创园的坚持与守望»

275921

2013年7月,三伏天到来的那天,赤日炎炎,暑气蒸人。在松科苑9号楼内,不惑之年的熊冠华从他坐着的班椅上站起来,遥望窗外,陷入短暂的思索。他是圣源环保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2008年就来到中国东莞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留创园”,时为东莞留学人员创业园),一直创业发展至今。

这,只是留创园并不鲜见的一幕——入园企业坚持走过了初创期,企业家要谋划二次创业的蓝图。留创园从2003年底规划创建,而今已满10虚岁,从婴幼时期进入少年时代,换而言之,开始了园区创业的新阶段。

留创园被誉为高科技人才的聚宝盆。毋庸置疑,留创园手中的国字号招牌若要更熠熠生辉,更需要那些园区企业和企业家们的坚持和守望。

留创园发展阶段

2003年,创建东莞留学人员创业园。

2005年,成为团中央“中国青年留学人员创业基地”。

2007年,获得科技部颁发的“国家高新技术服务中心”称号。

2011年,人保部和省政府共建的中国东莞留学人员创业园挂牌,成为省内仅有的三家国字号留创园之一。

创业的苦恼

创业初创期的考验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做了铺垫,也为留创园作了最好的积淀。

松科苑9号楼4楼,是圣源环保科技的办公区。在这里,熊冠华开始了他的环保事业。

熊冠华注意到留创园是在2007年,那一年,科技部授予留创园“国家高新技术服务中心”称号。

和很多入园的企业一样,环保行业技术出身的熊冠华对留创园心存感激,积极的服务、配套的政策,都给了圣源环保科技不少创业的便利。权衡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的优劣后,他在2008年拍板正式入园。

说起当初选址来园考察时,熊冠华还是免不了一番心潮澎湃,“当年对环保科技在未来市场的前景非常有信心”。

直到今天,他依然对环保技术和市场激情万丈。“长三角、珠三角的水污染,治理那可是多大的产值。东莞现在发展水乡片,水污染治理的蛋糕就大得惊人。”一说到市场,他的语速会加快,兴奋迅速写在脸上。

圣源环保科技为客户提供两大系列环保解决方案,一是水处理系列,二是垃圾处理系列。熊冠华向记者讲述他的留创园创业故事时,更多的业务话题都停留在“水处理”——江河湖泊水污染治理。“以圣源的方案,能让东莞的运河很快变清”。他颇为自信和得意地说。

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让熊冠华看到了市场的残酷。由于缺乏大项目、大品牌带来的口碑效应,圣源环保科技前行并未遵循理想路径。2009年引进民间资本计划,因种种原因落空,更是让他的环保产业平添遗憾。

留美博士陈友斌是另一个技术创业样本。他是“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也是松山湖600多名博士中的一员,2007年留美归来,在留创园创立东莞微模式软件有限公司。

陈友斌是技术科班出身,对在国外受热捧的技术很有信心。然而,现实的市场并未如他所愿地接纳其产品。更为致命的是,微模式承接的国外各大银行金融软件外包业务,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订单骤降,企业一度经营困难。

“当时感到几乎是陷入绝境”。陈友斌对那年的境遇,时隔多年仍然记忆犹新。

事实证明,熊冠华、陈友斌创业初期的遭遇并非孤例。但不管是圣源环保科技抑或微模式,创业初创期的考验为它们今后的发展做了铺垫,也为留创园作了最好的积淀。

告别粗放生长

7号楼距9号楼不远,今年初,云海云计算搬进了这栋楼的2楼。

7月19日上午,董事长何昌在他的办公室简单地召开了一次业务会,关键词是市场。2012年11月,何昌和另一位股东(留美博士)洽谈,今年年初,两人达成合作,云海云计算公司成立,设计生产云计算终端产品。

对两人合作的基础,何昌说理由很简单,就是他懂市场,对方有技术。

何昌在东莞代理国内品牌电脑多年,掌握了市场渠道,具备创业资本。他对合作模式颇有信心,技术和资本的结合,是他这个推崇渠道为王的市场敏感者的信心源。

“我懂渠道,他懂技术,也可以配合得很好。”何昌在办公室一边喝茶,一边并不讳言在不同的背景下,难免有理念的差异,但双方沟通很好,各自在做专业的事情。今年,云海已经接到国外一个客户5000多万美元的大单。

一说到市场开拓,何昌就显得兴奋,“我们技术更新快,能很快满足市场的需求”。他手上掌握的与品牌电脑共享的渠道,让他自信能在两年内打响云计算终端产品品牌。

云海云计算这样的成长模式,现在留创园逐渐多了起来,不再是过去单纯技术创业,或者技术人才合伙创业。相对而言,民间资本和技术结合的创业模式,更容易解决初创期的资金问题。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如微模式一样的先来者,并非个个都能坚持下来,甚至有些企业直接就倒在了创业路上。

留创园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累计引进企业近300家,现有170多家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有生物科技领域的泛亚太,互联网行业的巨细,IT软件开发的微模式。

企业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留创园除去发展需要转移的企业、规模扩张出去的企业外,可见被淘汰的比例也不少。“2008年一起进园的企业已经不多了。”熊冠华说。

水土不服症

国内外市场的差异,技术和市场的距离,难免让园区企业在初创期“水土不服”。

成长总有一些代价。

留创园有关负责人认为,一些入园企业创业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留学生从外国回来创业,一些技术应用与国情有脱节,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更多时候,留学人员创业的大方向是对的,但是市场变化更快,如果步伐不够快,就会很难走下去。“一般说来,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难免有不足,而有些不足是致命的。国内国外的市场存在差异,对于创业者来说很多时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大的还是市场问题”。

创业人员往往是带技术而来,除去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资金,创业资本并不多,有限的资本难以支撑长期的技术研发。留创园主任方树财把自己看作企业的保姆,他对园区企业情况了然于胸,对一些企业的业务甚至比管理人员更熟悉。

“如果创业者单纯靠技术来维持企业,一般只能维持一两年。接下来企业需要继续研发,继续走下去。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想办法在资金问题上帮助他们,让研发得以继续”。方树财说,对园区创业企业遭遇的困难,留创园会不断提供应有的帮助,在发展的各个过程给予扶持。

与此同时,方树财认为,更重要的是与创业者进行交流,对创业者进行培训,请专家为他们指导,从而改进创业者的理念,提高创业者的素质,让他们的企业走得更远更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新模式畅想

留创园促进技术和资本的对接,将能增强项目的成熟度,提高创业项目的成功率。

在留创园企业口中,资金是听得最多的热词。

云海云计算,无疑是资本和技术对接的范本。尽管如此,何昌也说,技术持续升级更新需要资金的不断投入,云海云计算在争取政府扶持的同时,也不排除考虑引入风投。

2011年微模式自主研发的产品上市后受到市场追捧,今年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数倍。陈友斌曾坦言,得到政府资金及时扶持,是微模式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微模式从事欧美软件外包及咨询服务,研发和销售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

留创园有关负责人说,促进创业人才的技术和民间资本、金融机构对接,是园区正在大力推动的举措,能够有效增加创业项目的成熟度,提升创业企业的成功率。

不过,并非园区所有新来的创业企业都能得到资本的“青睐”,更多还是需要创业者寻求办法面对资金问题。

显然,政府的相应扶持资金和政策优惠,是留创园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在熊冠华看来,初创期企业倚赖政府资金扶持在所难免,但并非长久之计,而且政策不可能顾及每家企业,应该将研发的技术迅速投入市场应用。

“初创企业的技术对市场而言,有一个认知过程,如果有政府给予项目扶持,将能更快促进留创园创业企业的成长。”熊冠华说到项目支持时又来了兴奋劲,提高了分贝,他认为政府给予项目扶持让技术得以应用,更能够打响技术型企业的品牌,也能缓解生存发展的资金问题,一举多得。

10年一瞬间,留创园从创园到2011年晋级国字号园区,将面对新的发展机遇。

成长的渴望

在中小科技企业创业园12栋1层,得到知名企业资本注入的盈动高科正在加快投产。董事副总经理罗日辉说,“我们选择了留创园,就希望能在此发展起来。”

然而,对留创园的企业来说,又随时面临来自深圳、广州等创业基地的诱惑,远的诱惑还有江苏、上海。外地创业基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优势,是对创业企业的诱惑,也是留创园要面对的区域竞争。一位留创园企业创始人告诉记者,“外地开出的优惠条件其实不比东莞差,甚至比东莞还诱人,而且人才优势强一些”。

然而,正如留创园相关负责人所说,东莞对吸引留创人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地缘、交通、生活等方面相当便利。她举例说,“各地的房价很高,租金在不断增长,但在东莞并不算高,生产成本也较低。企业的中高层人才很容易在东莞购置物业,容易吸引人才。留创人员在广深城市买房安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为重要的是,对技术创业的留学人员来说,东莞发达的产业基础和工业配套,就是他们技术的最好应用空间,方便更快进入市场。

对留创园企业来说,园区的配套服务,也是坚持在东莞发展的原因之一。

在行政方面,留创园提供保姆管家式的服务和帮助,随时掌握创业者情况,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比如在租金、招工等方面,“基本上能做的我们都去做。”

为帮助创业企业节流开源,特别是解决融资难,留创园还帮助企业扩宽市场,推动发展,为他们搭建融资渠道,并且想办法让他们的资金尽快到位。

“对企业关注的人才问题,留创园从资金,搭建平台等方面提供支持,甚至和知名企业抱团招揽人才。”上述负责人肯定地说,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对留创园的东莞优势,罗日辉更愿意选择产业优势。他有些激动地说,“东莞的工业优势,是很多地方用优惠政策比不了的,市场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自动化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东莞产业的需求。”

但不可否认,夹在广深之间的留创园,尽管有独特优势,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面对。对渴望在留创园成长的企业来说,这些问题甚至决定他们如何成长。其中,最大的就是场地问题。

目前,留创园初创期的企业进入二次创业期,公司规模扩张比较快,新进项目也以大项目为主,需要的办公场地规模很大。留创园当前使用面积是四万多平方米,已经不能满足园区未来的发展。事实上,留创园一直在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难题,“现在也在跟社会一些单位企业合作,解决场地问题”。

10年一瞬间,留创园从创园到2011年晋级国字号园区,面对的将是新发展机遇。“未来我们也会逐步提高门槛,对项目成熟度以及其他方面多加考虑,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这些年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帮助和服务企业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对他们的辅导也能做得更好”。

诚然,和留创园一起成长的企业,现在也将踏上新征程,虽然面临诸多挑战,还可能被淘汰,但正如罗日辉所言,“我们希望在东莞发展壮大”。

2015-02-16 15:33:15更新过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