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善用“试错”的创新方法?

回复 星标
更多

如何善用“试错”的创新方法?

「没有科学方法的“试错”,还不如“错过”。」

很多人说,特斯拉汽车的电池一点都不高科技,其实是把几千颗松下笔记本电脑的电池芯捆成一堆。

259148

这个说法其实也不算错,就好像说“匹萨不就是大饼上撒点肉”,但关键在于怎么连接,哪里并联、哪里串联、怎么控制,方案可能成千上万种。

下面,中外管理杂志提到的建议和方法,推荐给大家!

有一种失败是必然,而且是反复出现的,所以有人不管它叫失败,叫“试错”——雷军说: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这话说的可不对,反复试错的时间成本是相当高的,除非你能降低成本,并找到更有效率的方法。

因此,试错是企业必然会经历的过程,就像特斯拉的这个例子,电池的设计方法就是穷尽这些可能,选取部分靠谱的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实测,比较结果,再回头改进方案,反复试错,搞出了当时世界上最稳定的动力电池系统

所以,再牛的技术也离不开试错这个环节,但是,试错毕竟是有成本的,必须有一些更好的手段去降低试错成本。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低成本+即时反馈系统”。

即时反馈系统

学会一门乐器,只要一个好的老师、一套循序渐进的教程和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因为每一点进步,你都能明显地感觉到,老师还可以提醒你问题在哪儿。演奏、体育运动、大部分体力劳动、部分简单的技术性劳动,都是天生的“即时反馈系统”。

但大部分工作都没这么直接,比如销售,你掌握了一门销售话术,可前几次都失败了,原因可能是你还不熟练,也可能是顾客本身就没有购买意愿。可糟糕的是,你无法知道到底是办法不对,还是你用得不好,因此,你就无法去改进。

大部分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都无法直接反馈效果,你必须去设计一个“即时反馈系统”,思路有两种,一个是“拆细”,二是“去繁”。

先看“拆细”。

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能找到可“拆细可即时反馈”的部分:

销售员要把销售中的典型情景分解出来,设计话术,获取对方的反馈;

设计师要把“视觉表现”的环节分解出来,获取合作者的反馈;

管理者也要把“有效沟通”的核心环节,获取下属的反馈……

另一个是“去繁”。

工作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你做了一个很棒的方案,在会议上一讲,结果大家纷纷提意见,不是说成本太高,就是说时间不好把握,一盆盆冷水从头淋到脚,这个反馈实在是太糟糕了。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一个没有经过任何设计的“反馈系统”,必然有大量背离初衷的杂音,“去繁”的方法就是每一次只对你核心关注的东西进行反馈。

比如这个方案你的设计目标就是“提高效率”,那只要在这一点上的反馈是正向的,就能给你带来激励,你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的迭代;如果你没有听到这方面的反馈,你就必须通过一定的话术主动获取得,并知道原因,再作改进。

“拆细”和“去繁”都是为了创造一个“直接反馈系统”,这是不断试错的前提。

更低成本地去试错

在职业生涯的各种阶段,都会遇到各自的难题,需要不停“试错”。但人不是机器,反复“试错”的过程,一定会让你产生自我怀疑——我到底适不适合这条道路?

所以,当你看不清职业方向时,回到“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这两个原点去思考。

“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之所以重要,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你还是一个新手的时候,它们可以让你以更低成本的去试错。

如果你喜欢一件事,你更有可能无视你经历的挫折,这是“兴趣爱好”的低成本试错;相反,如果是一时头脑发热的“伪兴趣”,你根本无法忍受漫长的“试错”过程,也无法克服以此为职业的无聊感。

如果你的性格比较适合做某一件事,这代表你已经积累了一些“历史经验数据”和“算法”,你可能经历的失败更少一些,这是“性格特点”带来的低成本试错。

职业生涯中有大量的“试错”过程,人跟人之比拼的也是“试错效率”,而“试错效率”正是取决于两件事:

第一,不能偏离“模糊的正确”的大方向

第二,更低的成本与更高的反馈的效率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