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中国七大河流之一

回复 星标
更多

海河:中国七大河流之一
.
.
.
.
.
.

概述: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中国七大河流之一。起自天津金钢桥,到大沽口入渤海湾,故又称沽河。海河和上游的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河流及300多条支流组成海河水系,以卫河为源,全长1,090公里,其干流自金钢桥以下长73公里,河道狭窄多弯。海河水系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地跨京、津、冀、晋、鲁、豫、辽、内蒙古八省区,流域总面积229,00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3%,其中山区约占54.1%,平原占45.9%,人口7,000多万,耕地1.8亿亩。

地理位置:

海河流域位于东经112°~120°,北纬30°~43°之间,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靠云中山和大岳山,北依蒙古高原。

海河流域北部和西部为山地和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山区、高原区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60%,平原占40%。太行山、燕山山脉由西南至东北呈弧形分布,环抱平原,高程一般为500-2000m,五台山主峰最高,达3058m。各河流的上游,直接与下游相接,几乎没有中游段。本流域冲积平原是由流域内多务河流和黄河泛滥冲积而成,微地形相当复杂,呈岗、坡、洼相间分布的条带状地形。黄河在平原上多次迁徙,现保存的沙脊就是黄河故遭,洼地地面坡度为0.1%-1.0%左右,排水不畅,其面积约占平原总面积的50%。沿海岸带为滨海冲积三角洲平原,地面坡度为1%。-2%,其面积约占平原总面积的10%。流域西部分布着黄土丘陵,约占山区面积的30%,植被较差,是本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3.2万平方公里,约占山区总面积的70%。

自然气候:

海河流域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48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6-9月)占全年的75%一85%。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1964年降水量为798mm,而1965年仅358mm,比值为2.23。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4亿立方米(按1956~1984年资料统计)。1956年最大为542亿立方米,1981年最小为112亿立方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4.83。径流的年内分配,一般是6~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70%~80%,个别河流达到90%;部分有春汛、泉水补给,调节性能好的河流,6~9月的径流则仅占全年径流的50%~60%。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又集中的这两个特性表明:海河流域枯水年洪水可能很小,而丰水年的洪水又可能很大。本流域的暴雨的特点是,时间短、强度大且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洪水与暴雨相应,最大30d洪量一般占汛期(6~9月)洪量的50%~90%,而5-7d洪量可占30d洪量的60%~90%,洪峰多是尖瘦形。值得注意的是,流域内的暴雨强度和洪峰模数都达到了中国大陆的最大值。如1963年8月2日至8日,河北省内丘县獐獏降雨量达2050mm,滏阳河支流诋河西台峪站集水面积124平方公里,1963年实例洪峰流量3900立方米/秒,洪峰模数达31.4(立方米/秒.平方公里)。

历史文化:

海河,起自天津下西部的南运河、子牙河相交的三岔河口西,东至大沽口入海,全长70多公里。它的上游有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五条河流和300多条支流。河脉纵横交错,像一把巨大的扇子斜铺在华北大陆上。

海河水系是全国七大水系之一,流经的地区即海河流域、其范固是:西起太行山,东邻渤海,北跨燕山,南界黄河。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海河流域,占全流域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北京市和天津市坐落在海河流域东北部。海河流域还包括山东北部以及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省、区的一部分。

海河干流是随着海河水系的尾阊成陆而形成的,海河水系主要形成原因有三个:一是流域内西、北、南三面高,东部低的地势,使诸水顺势东流;二是黄河北迁提供了条件;三是人为的因势利导。海河水系经历了初步形成、暂解体和再形成的三个阶段。东汉建安年间第一次出现众流归一的扇形河道结构,形成海河水系尾阊雏形。故《水经·沽河》云:“清河者,泒(孤)河尾也。”清河合淇、漳、洹、滱、易、濡、沽、滹沱等水同入海。此时清河的泉州(今武清境内)至军粮城入海口段就相当于海河干流那时已形成的部分。300多年后又随之解体。至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随着南北大运河建成,海河水系又一次形成。400多年后,黄河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至元符二年(1099年)年间三次决口北迁、夺海河入海,海河流域广大地区成为黄河下游。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南徙后,漳卫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分别注入海河干流,海河水系再一次形成。宋时,海河为界河下游段,金、元时称为直沽河、大沽河。海河这个名字始见于明末。在清代陈仪着《直隶河渠志》中有:“海河,南、北运河,淀河(大清河)之汇流,白天津东北迄至大沽口一百二十里”,这里的海河即今天的海河干流。记载虽有不确切处,但大体上说明了海河干流的方位、流经地域及最后归宿。从这时起,直沽河等名称才逐渐被海河这个名字所取代,至今约200余年。

水系介绍:

海河水系分为滦河水系和海河水系,而滦河水系又分为滦河和冀东滦河以东诸河、冀东滦河以西诸河,这些河流都是独立入海的河流。海河水系北区有3条河流和1条人工开挖的排洪新河道一永定新河。这3条河道:蓟运河,在北塘入海;潮白新河,在宁车沽加入永定新河,然后在北塘入海;北运河,在天津红桥汇入海河干流。海河水系南区有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等4条河流,这4条河流均在天津市以西先后汇合,然后汇入海河干流。为了扩大入海的排洪排沥能力,该区修建了独流减河、子牙新河、马厂减河、捷地减河、漳卫新河等人工河道。南区中还包含黑龙港及运东区,面积22583平方公里,此区是指滏阳新河、子牙新河以南,卫运河、漳卫新河以北的地区,此区有北排河、南排河2条入海排水河流。此外2条流经山东省,独立入海的河流马颊河和徒骇河,现在习惯上也归入海河水系,因此3大水系成了2大水系。

海河水系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条河流组成。其中:

① 北运河为海河北支,源于北京市昌平县北部山区,上源名温榆河,通县以下始称北运河;其水自青龙湾河、筐儿港减河汇入潮白新河或永定新河,注入渤海。全长约180公里,流域总面积2.96万平方公里。

②永定河为海河西北支,上源为桑干河和洋河,分别源于晋西北和内蒙古高原南缘,二河均流经官厅水库,出水库后始名永定河,至屈家店与北运河汇合,其水经永定新河由北塘入海。全长650公里,流域面积5.08万平方公里。

③大清河为海河西支,是上游五大支流中最短的干流。其上源北支由源于涞源县境的北拒马河和源于白石山的南拒马河组成,南支则由漕河、唐河、大沙河和磁河等十余支流组成,均源于太行山东麓并汇入白洋淀,出淀后始名大清河,至独流镇与子牙河汇合。全长448公里,流域面积3.96万平方公里。

④子牙河为海河西南支,由发源于太行山东坡的滏阳河和源于五台山北坡的滹沱河汇成,两河于献县汇合后,始名子牙河。全长730余公里,流域面积7.87万平方公里。

⑤ 南运河为海河南支,上游有漳河与卫河两大支流,流域面积37584平方公里。漳河源自太行山背风坡,经岳城水库,在徐万仓与卫河交汇,流域面积19220平方公里。卫河源自太行山南麓,由淇河、安阳河、汤河等十余条支流汇集而成,流域面积15229平方公里。漳河和卫河在徐万仓汇合后称卫运河,卫运河全长157公里,至四女寺枢纽又分成南运河和漳卫新河两支,南运河向北汇入子牙河,再入海河,全长309公里;漳卫新河向东于大河口入渤海,全长245公里。

海河流域年均径流量为211.6亿立方米,具有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山地年均径流深110毫米,平原则仅为57.6毫米。流域各河径流变化剧烈,大部分河流有1/2至4/5的年径流量集中在6~9月,7、8月间形成夏汛,月径流量可占全年的1/4至2/5。年际间的变化更为悬珠,多水年和少水年的径流量相差五倍。

由于海河水系上游支流繁多分散,下游集中,河道容泄能力上大下小,尾闾不畅,故而极易形成洪峰,给流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治理海河河道,兴建水库,增辟灌溉和入海尾闾工程。先后兴建大小水库1900多座,总库容达265亿立方米,控制了山区流域面积的83%,在兴建水库同时,还兴建了水电站119座,总装机容量为66.2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达17.9亿千瓦时,使海河流域可发电量水能资源的1/3得到了利用。此外还建造堤防4300公里,开挖疏浚支流河道270条,骨干河道50条,并新辟了漳卫新河、子牙新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等8条入海河道,使排洪入海能力达到2.5万立方米/秒,治理了80%的平原易涝面积,初步解除了洪涝灾害。

大多数河流发源于太行山和燕山山地,在山区与平原间没有丘陵过渡带。每年夏秋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山区河流坡陡流急,洪水出山口就进入平原,坡度骤降,流速减慢,水流挟带的泥沙淤积于河床,降低下游河槽的过水能力。如果几条河同时涨水汇入海河,相互顶托,水流不能及时宣泄,往往酿成涝灾。史书记载从1368年到1948年的580年间,海河流域发生过严重水灾387次,严重旱灾407次。1939年的水灾冲毁津浦铁路,洪水涌入天津市,街道水深2公尺,行舟达2月之久。由于经常决口,各支流多冲积改道,在支流间形成大小不等的碟形和条形洼地。洼地常年积水,是“十年九涝”之区,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洪、涝、旱、碱是海河流域四大自然灾害,为根治之,先后在各支流上游兴建官厅、岗南、黄壁庄、密云、岳城等大水库,还有许多中小型水库;开挖、疏浚潮白新河、永定新河、子牙新河、漳卫新河和独流减河的出海干道;修筑防洪大堤4,300多公里。此外还修建许多抽水站,开凿数以万计的机井,提高农业的抗旱能力。上游山区植树造林1,000多万亩,整修梯田300多万亩,控制水土流失,平原地区有一半以上的盐碱地得到改造。经过20多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海河流域基本上解除洪、涝、旱、碱危害,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实现粮食自足,结束了南粮北调的历史。

水域开发:

东汉建安十年(206年)后,曹操为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北攻乌桓,先后开凿平虏渠(基本上是今南运河青县到静海一段)、泉州渠(北汇鲍丘水今蓟运河,南接潞河今海河)和新河(西起泉州渠北端,东至濡水今滦河),形成贯穿天津他区的河流干线。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强征百万多人,修建了南接沁水、北达琢郡的永济渠,成为天津地区南北水陆交通的大动脉,海河交通枢纽格局至此形成。

当时海河水路的使用,主要在于适应征战的需要。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为经略河北和东北地区,在幽州、渔阳等地就派驻军队10万多人,年需粮五十万石,主要靠组织大规模漕运以供军需,天津地区是漕粮转运的必经之路。这时天津已经形成为金王朝漕运码头。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经三岔河口运往中都(今北京)的粮食达170万石。据《元史·食货志》记载,每年从江南运往北京的漕粮多达300余万石。

天津有句老话“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方舆纪要》中记载:“在县东南十里,小直沽受群川之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俟,固有大直沽之名。”它作为当时中国北方清运的中心,记载了天津清运繁荣的盛况。“一日粮船到直沽,吴婴越布满街衢”的诗句,反映了漕运给天津带来的商业兴盛。

洪涝灾害:

据历史文献记载,从1368年到1948年间,曾发水灾387次,旱灾401次。在这500多年中,天津市被淹70多次,每次发生较大的水灾,都有100多个县受灾。又有不少时候是先旱后涝,反复受灾。

其中,1939年天津遭受严重的洪水灾害。白洋淀东堤决口,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相继猛涨,后相继决口,洪水汇成一片冲进市区。天津被淹两个月,街上行船,工厂停工,交通中断,受难群众达65万。

治理开发:

1.流域治理开发简史:

公元3世纪人们就已开始利用漳河水发展灌溉,以后历代在引用河水和外水灌溉方面,在开辟人工运河通航方面都不断有所发展。到隋朝已开通了长达1000km的水济渠,成为后来形成的中国京杭运河的主要组成部分。至明、清时,流域治理侧重十维持漕运。为分泄大运河洪水,使漕运畅通,从德州附近向北,先后开辟有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捷地减河、兴济减河、马厂减河、青龙湾减河和筐几港减河等。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首先整修加固了各河堤防,恢复原有河道泄洪能力;开始修建山谷水库和分洪道;1963年大水后,重新安排了各河的防治措施,除继续修建山谷水库外,侧重于中、下游河道的治理,开挖了4条新的大型入海洪道,并将原有几条排洪河道进行了扩挖,基本上改变了海河子水系的5大河系集中从天津入海的被动局面;1965午后,流域内少雨偏旱,而工农业用水又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在吸取和克眼50年代后期引黄灌溉出现次生盐碱化的教训后,又恢复和扩大门(黄灌区;兴建了引滦入津、入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957年11月编制了《海河流域规划(草案)》。规划中明确了以防洪除涝为主,并结合发展灌溉、供水、航运、发电等方面的综合利用;1966年11月提出厂《海河流域防洪规划(草案)》。认识到前-段时期“以蓄为主”的方针片面地强调水库的拦蓄作用,没有处理好蓄泄关系,而忽视了中下游河道的治理,提出了“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方针,并且近期以排为主,洪涝兼治。于1988年12月编制厂《海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规划中明确了要继续贯彻“上蓄、巾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方针”,并以“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究效益”为指导,根据防洪体系已基本形成和已暴露出来的问题,近期应把治理重点放在现有工程的除险、加固、恢复标准、工程配套和经营管理卜,以巩固完善防洪体系,增强防洪能力。

2.域综合治理开发:

流域内已建大中小型水库1900多座,总库容约300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30座,总库容24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48亿立方米。这些水库已控制山区面积的83%。此外,在建和拟建水库还有4座。

这些水库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供水、发电等作用。新辟和整治的主要排洪排涝河道有30多条。新辟的大型排洪排涝河道有;永定新河、独流减河、滏阳新河、子牙新河、潮白新河等;扩挖和整治的大型河道有卫河、卫运河、漳卫新河、滹沱河等,使各河系的排洪入海能达到24680立方米/秒,为整治前的10倍。但是这些河道因淤积等原因,现有泄量比设计泄量降低了28%~79.2%,需要再进行整治。被纳入防洪体系的蓄洪区有30处,总蓄水量191.5亿立方米,总面积878***公里。这些蓄洪区都是一些自然蓄滞洪水和沥水的洼淀,绝大部分已得到初步整治。在乎原低洼易涝地区先后开挖、疏浚了黑龙港、运东地区的南排河、北排河,鲁北地区的徒骇河、马颊河,修建和加固堤防。新建堤防4000多km,使现有堤防达到约20000km。修建提引工程1.83万座,机电井118.5万眼,调水工程2处(引滦入津,引滦入唐),抽水蓄能工程4处。

经多年开发治理,现在海河子水系南区各河可防御1963年型洪水(50年一遇),北区各河可防御1939年洪水(20~50年一遇),滦河可防御1962年洪水(50年一遇)。据统计各水库共拦蓄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100多次,有效地控制了洪水对卜游广大平原的危害,特别是战胜了1963年特大洪水,保住了天津市及津浦铁路。平原低洼易涝地区的排涝标准,大部分地区已达到3-5年一遇,个别地区达l0~20年一遇。

流域内有效灌溉面积达680.2万公顷,城市供水能力每年为100亿立方米。1993年海河流域总供水量为410.21亿立方米。现在地下水开采量已超过地下资源量,造成严重超采;地表水利用率达75%,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流域内已建水电站约200座,总装机容量66万kW,平均年发电量约18亿kW·h,其中有4座水电站装有抽水蓄能机组,总容量107.2万kW。流域内已初步治理的水土流失区面积为6万平方公里。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