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

回复 已回复9 星标
更多
«
黄河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
»
512053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干流上,两岸连接豫、晋两省,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原陕县会兴镇)东北约17公里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68.8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1.5%。

枢纽任务是:防洪、防凌、灌溉、发电、供水。于1957年4月动工兴建,1960年9月基本建成投入运用。枢纽主体工程由苏联电站部水力发电设计院列宁格勒分院(简称苏联列院)设计,三门峡工程局施工。枢纽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斜丁坝、表孔、底孔、泄洪排沙洞、泄流排水钢管、电站厂房。混凝土重力坝坝顶全长713.20米,坝顶高程353米,最大坝高106米。正常高水位350米高程时相应总库容354亿立方米。电站厂房位于电站坝段下游,设计装机116万千瓦,改建后(至1994年底)装机为32.5万千瓦,库区实际移民40.37万人,淹没耕地90万亩。工程原建和两期改建共完成土石方1871万立方米,混凝土212万立方米,共投资94357.3万元。

枢纽按正常高水位360米高程设计,为减少淹没,国务院决定初期按正常高水位350米高程施工,运用水位不超过340米高程,控制在333米高程以下,335米高程移民。1960年按“蓄水拦沙”运用后库区淤积严重,“黄河技经报告”所预计的三门峡以上减少泥沙的效果短期内难以达到,引发了一场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中心的治黄方针大争论。在工程建设和运用过程中,对工程开发任务和运用方式,存在着不同的主张。为了减缓库区淤积,先后对工程进行两次改建,水库运用方式也进行了两次改变,1973年以来按“蓄清排浑”运用,库区淤积大为减缓。工程建成后,虽未达到原设计要求的效益,但仍具有防洪、防凌、灌溉、发电、供水等效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三门峡工程的建设,曾列为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唯一的一项水利工程。周恩来总理曾三次深入工程现场研究解决工程建设和运用中的问题,中央其他领导人也曾多次深入现场指导。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根据治黄“除害兴利,蓄水拦沙”方针兴建的第一座高坝大库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黄河的一次重大实践。由于对泥沙淤积严重性认识不足和对水土保持及拦泥工程减沙效果估计过高,库区严重淤积,被迫对工程进行两次改建,枢纽运用方式经历了“蓄水拦沙”和“滞洪排沙”运用阶段,后改为“蓄清排浑”运用,发挥了枢纽调水调沙的重大作用。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实践,使人们对黄河水沙规律特殊性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为多沙河流开发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正序阅读 9# 2015-09-26 19:29

是在黄河拐弯的地方吗

8# 2015-09-26 16:17

楼主辛苦了~~喝杯水

7# 2015-09-26 14:34

楼主加油,来助阵,好用的

6# 2015-09-25 09:58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实践,使人们对黄河水沙规律特殊性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为多沙河流开发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5# 2015-09-23 21:47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根据治黄“除害兴利,蓄水拦沙”方针兴建的第一座高坝大库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黄河的一次重大实践。

4# 2015-09-23 17:55

这个大坝真不错

3# 2015-09-23 08:36

中国水利还是做的蛮不错的。

2# 2015-09-23 08:11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干流上,两岸连接豫、晋两省,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原陕县会兴镇)东北约17公里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68.8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1.5%。

1# 2015-09-23 07:42

防洪、防凌、灌溉、发电、供水。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