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制作技艺

回复 已回复1 星标
更多
«

徽墨制作技艺

»
-
-

徽墨,即徽州墨(以安徽省徽州的绩溪县、屯溪区、歙县三地为徽墨制造中心)。徽墨是中国汉族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州制墨的肇始时间当不迟于唐,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

墨的发明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

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省的绩溪县、黄山市屯溪区、歙县两地为徽墨制造中心。徽墨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的发明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中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它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有的“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于玉,缜密而栗。其雕镂之工,装式之巧,无不备美”。

从现有史料来看,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历宋元明清而臻于鼎盛。在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中,绩溪县就有汪近圣和胡开文两位,清末民初著名的墨模木雕艺人胡国宾也是绩溪县上庄人。他们是清代与民国时期徽墨制作技艺传人的代表,其后代至今仍在当地传承徽墨制作技艺的精髓。

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有自己特有的绝技且秘不外传,一派中针对不同的制墨原料,也会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如桐油、胡麻油、生漆均有独特的炼制、点烟、冷却、收集、贮藏方法,松烟窑的建造模式、烧火及松枝添加时间与数量、收烟及选胶、熬胶、配料和剂等也各有秘诀。如此制出的徽墨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

但是,由于原料不足和工匠后继乏人,徽墨生产前景堪忧,相关的制作技艺也有失传的危险,急需抢救、保护。

«»

正序阅读 1# 2015-08-06 15:19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