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3日 东莞日报)
在经过了几年发展后,东莞云计算产业已走下云端。除了由政府主导的云计算中心开始以市场化手段大量服务企业外,东莞一些企业也开始瞄准云计算产业,实施自己雄心勃勃的云战略,他们成为云计算领域的先行者,云时代的弄潮儿。
然而,云计算产业热潮的背后,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基础架构平台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应用软件方面的相对滞后,盈利模式的模糊,都限制了东莞云计算所提供的内容。
随着云计算更大范围、更深层面地融入其他产业,云计算引发的连锁反应也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传统渠道生态,转型升级已是势在必行,而东莞已经走在了前面。对于云,东莞云计算产业如何更好地去掘金,显然还要不断探索。
云起:云计算的东莞路径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科苑14号楼,中国科学院东莞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下简称“云计算中心”)就坐落在此。5月31日,云计算中心主任季统凯坐在自己的办公室,语气平静地向记者述说东莞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历程。
2008年6月,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院长季统凯带着自己的研究团队,来到东莞,开始了云计算的征途。他首先要做的是研究摸底,解决技术难点,这耗费了季统凯足足10个月。
2009年,季统凯团队开始购买服务器,搭建机房,同年9月,由季统凯主持的“云平台”搭建完成,东莞的云平台终于破土而出。这个位于松山湖的云平台,只有108台服务器,通过技术手段,最多可以创建1万台虚拟服务器,供1万家企业同时使用。
据了解,这个云平台,是在外资的夹缝中诞生的,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产权的云计算平台——东莞国云科技云计算平台,为此耗费的资金高达2亿元。
2010年,东莞市开始构想与中科院展开云计算的合作,中科院随后来莞调研,东莞市政府希望中科院整合相关院所在云计算领域的资源,在东莞建立云计算技术创新与产业育成中心,并纳入中科院 “十二五”云计算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随后,东莞市领导多次“跑部”,商讨双方签署协议的具体内容,直到2011年年初合作意向书最终敲定。
2011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与东莞市政府签订了共建“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协议,该中心主要方向是搭建云计算产业技术平台,研发云计算产业的共性技术,组建产业链,提供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通过产业前沿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从而提升东莞和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季统凯对记者介绍,目前,云计算中心下设8个分中心,各自具有专业技术领域的优势和特色。中心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云计算平台,已经成功开发自主云G-Cloud操作系统,获工信部基于安全可控软硬件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重点推介项目。
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云计算中心成立一年多,已经实现营收 1.16亿元,根据已经实施的46个项目统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9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达56.68 亿元。其中年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的就有10项,年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的有2项。
据了解,云计算中心目前已经孵化科技企业10个,同时已经聚集一批云计算领域相关的科技企业进入科技园区,仅2012年就引进科技企业12家。
经过多年的积累,季统凯对记者介绍,在云计算领域,东莞已经在国内处于一个比较高级的水平。云计算中心落成后,将成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有力推手,同时还将打造一个全新的云计算产业链,在云计算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占得先机。
云落:云业务纷纷启动
随着云浪潮的来临,东莞一些企业也瞄准其中的商机,纷纷启动自身的云战略。在这一领域,互联网企业走在了其他企业的前面。
总部位于松山湖的广东一一五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号称国内最大的网盘产品115网盘,在云存储领域,一一五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在云计算方面,一一五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也积累了自己的经验。
一一五掌门人赖霖枫,在互联网行业一直是个风云人物。通过前期的创业,赖霖枫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在外人眼中,刚过而立之年的赖霖枫,是一个还保持着童真的大男孩,对新鲜事物和未知领域始终充满着好奇。
2008年,在经过了短暂的调整期后,赖霖枫踏上了又一次创业的征程,这一次,他瞄准的是个人云存储业务。在经过几年的筹备后,赖霖枫于2011年带领115团队成立广东一一五科技有限公司。
一一五公司顾问符德坤与赖霖枫相熟,他对记者介绍,当时,赖霖枫的想法是,在数据存储这一块,中国的市场潜力很大,也只有在这个领域,才有可能在国内再出现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那样的互联网巨头。
截至目前,一一五公司提供的数据是,115网盘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5000万,号称是国内用户最多的网盘产品。在聚集起庞大的用户群体后,如何从这些用户中掘金,成为115网盘接下来需要思考的命题。
除了个人云存储业务外,从去年开始,一一五还研发了针对企业的商务云,据符德坤介绍,今年6月份,一一五的商务云将正式推出市场,这将成为一一五的一大盈利点。
从目前来看,东莞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相对缓慢,而一一五研发的企业云应用,包括企业数据的安全存储,企业官网建设的智能化,还有企业在线客服和移动管理等,可以推动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符德坤认为,针对中小企业的云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且可以为企业节约很多成本。按照每家企业每年3000多元的收费标准,市场潜力巨大。季统凯也对记者介绍,东莞的企业,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对这一方面有着天然的需求,同时也意味着信息化的提升空间大,产业基础好,拥有广阔的市场机遇。
除了一一五之外,东莞盟大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也已经启动了自己的云业务。此前,盟大董事长李实经营着一家塑胶企业,根据他的市场调研,如今,东莞的许多塑胶企业,已经有了“触网”冲动,希望通过信息化营销来提高自身知名度。“这些企业渴望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市场竞争力,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缺乏专业的IT技术人才,投资预算也较少。”
李实从这部分中小企业的需求上嗅到了商机。他决定,运用“云平台”的应用服务,帮助这些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找到企业最需要的信息化营销模式,于是,盟大实业应运而生。
所谓云服务,一位业内人士如此描述,“说白了,就是便捷的IT资源获取方式,之前,企业如果想要进行信息化营销,需要背后的软硬件支持,需要耗费较大成本,而现在,不需要硬件服务,只需要购买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是通用的,有规模效应。”
目前,盟大实业运用云平台,已经开始为多家大企业服务。李实对记者介绍,他的想法是在塑胶行业内,率先开创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营销服务模式,以品牌营销为切入点,向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化营销整体解决方案。
另外,目前已经落户松山湖的国内手机厂商宇龙酷派,也在2011年发布了其“酷云战略”,这是国内第一家公布完整云计算战略的手机厂商。据了解,宇龙酷派的智能手机终端云平台,已经拥有上万款应用,如果发展顺利,云应用业务将带动移动网络增值服务业达到上百亿产值。
云卷:遭遇应用瓶颈
业内人士认为,在云计算尚未成为主流之前,尽早介入将会获得更多机会。如果坐等云业务模式成熟再进来,再想去分享云计算的利润和成果,可能会有不小的难度。
但是,从东莞的云计算发展路径来看,目前出现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在平台建设和硬件设施快速推进的同时,软件开发和应用服务相较于一些城市,还显得有些滞后。
此前,东莞市经信局负责人曾介绍,广东的云计算产业主要分为三块,分别是源头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应用服务、云计算终端设备和服务。以东莞为例,现有的发展水平,基本上呈哑铃形,即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云计算终端设备和服务发展较快,力量比较强。云计算应用服务这一块相对比较弱,但是云计算应用服务又是最重要的一块。
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各地政府大力推动下,正在迎来新一轮建设高峰。但在公共云计算平台投资火热的同时,相关软件应用却普遍遭遇“收费难”的困境。在拓展云计算方面,一些企业目前最困难的还是找不到盈利模式,专家估计,云计算产业至少还需要经历两到三年的探索期。
在云计算热潮中,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国内的云计算中心大多把重点放在基础架构平台建设上,比如搭建大量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而在应用软件方面,云计算中心所提供的内容有限;另外,在公共云计算运营包括应用软件部署、系统和软件管理、按需定价收费模式等方面则还任重道远。
在云计算模式下,应用软件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拥有大量用户,通过付费模式把钱收回来,收回成本一般需要几年时间。和国外相比,云计算在中国是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最大动力来自政府推动。各地政府在公有云方面做了很多投资,希望借此帮助当地中小企业加速信息化步伐。但目前应用软件厂商普遍面临盈利模式困扰,这也是当前云计算产业的通病。
业内专家认为,一个成熟的软件或应用,从设计到上市商用,至少要两到三年时间,再经过两到三年检验才能真正成熟。四到五年的产品生命周期,对于很多商家而言,可能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也并不具备相应的投入能力。
以东莞为例,从目前来看,东莞一些企业紧追市场热点,相继推出针对企业的云业务,但是市场前景如何,这些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未来走向并不清晰。
以一一五为例,115网盘问世已经5年,虽然有着较为清晰的未来规划,但是对于盈利模式,也是在探索过程中。据符德坤介绍,115网盘目前已经推出VIP收费业务,但是,由于中国网民的消费习惯等原因,这种盈利模式前景如何,还有待商榷。通过VIP会员模式,115网盘入账数百万元,显然,这个成绩单并不十分靓丽。
一一五公司负责人对记者介绍,一一五推出针对企业的云服务,首先要看中小企业对这种模式的接受程度,毕竟,在东莞,这种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有多大的需求,还有待市场检验。
另外,云服务产品能给所服务的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如今也还是个未知数。在国外,云服务已经有众多成功的案例,而在国内,这样的案例还较少。“云服务就是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开源节流,实现信息化营销,至于盈利模式,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一一五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采访了几家切入云业务的企业,在与企业家的交流过程中,一些企业家对于云计算的理解,尚处于概念阶段,只是有基本的框架,而对于企业未来的盈利模式等问题,阐述起来还有些语焉不详。
云舒:构建云产业生态
目前,云计算中心正在东莞努力构建云产业生态,网罗产业上下游的企业、科研机构、基金、公益机构、政府部门等,希冀在东莞构筑一个云计算联盟体。
云计算中心副主任李俊杰认为,对于东莞而言,在发展云计算产业方面,现在要考虑的就是速度。“云计算产业爆发前的时间窗并不会太久,也就是3年左右的时间,东莞要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必须加快速度。”
而对于像一一五这样的企业,在经过了用户爆炸式增长后,现在则选择了主动降速发展。
115网盘初创时,对于115网盘的发展轨迹,赖霖枫曾有过较为周密的规划,包括需要过渡几年,哪一年用户会暴增等,都有过设想。但是,这几年来,用户的提前暴增,打乱了115网盘的发展步伐,也打乱了开发计划和技术框架。
用户数量的大规模增长,首先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对于云计算而言,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是一笔不小的资金,这也令一一五原本绰绰有余的资金,变得捉襟见肘。
据符德坤介绍,目前,一一五前期已经投入了1亿多元,超出了之前的预想,而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处于“烧钱”阶段,为了保证充足的资金,一一五公司也将引入几轮风投。
符德坤对记者介绍,2013年,一一五公司还是会被成本所拖累,每天都有众多用户注册,有海量的数据存储到云端,大量用户提出需求,一一五承受着运营压力。“一边进行技术优化,一边还要承受成本重压。”
在多重压力下,一一五今年不得不刻意减慢发展步伐,符德坤介绍,“目前,115网盘对新增用户会设置一些门槛,我们需要慢下来,但每天的注册用户还是让我们承受重负荷。”
在应用服务上,云计算中心也开始主动发力。除了政务云、教育云之外,云计算也陆续推出了面向各个行业的企业云服务。“此后,我们会借助云计算中心的研发力量,针对不同行业推出相应的云应用服务,提升东莞企业信息化水平。”
李俊杰对记者举例介绍,云计算中心针对鞋行业,推出了云应用服务,目前正在厚街多家鞋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通过与云计算结合,可以控制鞋厂的整个生产流程,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统计数据表明,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
除了助推传统产业的企业实现信息化之外,云计算中心还在开发高新科技产业的云应用服务,积极孵化高新科技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智慧城市云生态系统、基于北斗系统的位置云服务体系等,都将以市场化手段服务于多个城市和地区。
另外,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云计算中心还将联手华南设计研究院,切入目前备受关注的3D打印行业。具体思路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华南设计研究院进行工业设计,由云计算中心开发的设备和云操作软件进行实体打印,随后由华南设计研究院再进行后期处理。
业内专家对记者介绍,传统渠道向云转型,并不是与原有业务的完全割裂,要从自己擅长的业务入手,确立清晰的云计算演进路线,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与此同时,与上下游伙伴建立广泛协作,借力打力,以在云生态链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东莞云计算中心也意识到了产业协作的重要性,据李俊杰透露,目前,云计算中心正在东莞努力构建云产业生态,网罗产业上下游的企业、科研机构、基金、公益机构、政府部门等,希冀在东莞构筑一个云计算联盟体。
对于东莞云计算产业的未来,云计算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云计算中心将围绕几大方向,构筑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争取几年之后,孵化和引进企业超过100家,服务企业上万家,在东莞形成产值过百亿的产业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