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息的获取行为

回复 已回复1 星标
更多

健康信息的获取行为

»

信息的本质是要靠人主动获取的,但在具体过程中却存在被动接受的因素,存在偶然性。广告的存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许多广告最初并不能得到消费者的主动关注,然而却能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影响消费者的具体行为,令广告宣传品成功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并列入候选名单。由此可见,被动接受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长期无意识地接触到某品牌或产品信息,会潜在的增加个体对其的了解,增加印象,影响到个体的认知和态度,乃至最后的决策,健康信息的获取也不例外。  

根据行为的不同特性,健康信息获取行为分为主动获取和被动接受两种。   

(1)主动获取   主动获取是个体因某种信息需求主动、带有目的性进行的一种信息行为,分为短期需求驱动和长期关注两种,长期关注指对医疗健康信息有比较稳定的需求,会习惯性固定的去获得信息的行为模式。   

(2)被动接受   被动接受是用户并没有对健康信息的直接需求,环境中无意识的被动偶然的接受到某些健康信息的行为。因有行为必定有需求,所以这种被动也存在着潜在的需求,大脑虽接收到了信息信号,但是否信任、是否应用仍然需要个体的主观思维,没有人会逼迫你接受某种信息,所以这种被动接受存在着主动因素。如个体在随机挑选电视节目时选择观看的健康栏目和健康信息;比如老年人有时并不认为自己存在一些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因子女向其灌输的健康常识而进行的自身行为的改变。在新媒体渠道上被动接受健康信息的情况也很多,比如浏览微信朋友圏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中医养生、 食疗保健、减肥健身的信息。而容易产生被动接受行为的一般是缺少健康知识和健康信息技能方法的个体,还有拥有不良健康习惯的个体,他们更倾向于偶然被动而不是主动的获取健康信息,甚至可能抗拒获取信息。 

当前环境下老年人虽然越来越重视健康,被动接受信息的现象仍然很多,缺少根本的认识和行动。主动获取行为本身就代表着老年人的一种重视态度,能更大的影响老年人的医疗决策。

摘自:佟秋雯.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16.DOI:10.7666/d.D01080754.

正序阅读 1# 2024-05-10 19:17

kmt%m?ktnuⅰ9:卡′Ⅱi′  ::”氵?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