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

回复 星标
更多
«

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

»

引用本文: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等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8):1-73

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得益于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医疗技术的进步和预防措施的改善,心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下降了28.7%。心血管病病情迁延且治疗复杂,使其成为诊疗费用最昂贵的疾病之一。2016年中国医院心血管病患者出入院总人次数为1002.63万人次,占6.3%。其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习惯等是心血管病主要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但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从1958年的5.15%上升至2012年的23.2%;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率从2002年的18.6%上升至2012年的40.0%;18岁及以上人群的肥胖率从2002年的4.8%上升至2012年的11.9%。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标准,中国仅0.2%的居民为理想的心血管健康状态。这无疑为我国心血管病的防治带来极大的挑战。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着重强调要加强心脑血管病的防控,全面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化管理。对新时期心血管病综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预防保健,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转诊患者康复、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的载体,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本指南在参考国内外各专科指南及一级预防指南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对并存多种危险因素和/或合并症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管理的循证医学证据。涵盖了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常见疾病以及特殊人群的管理,强调综合风险评估,提倡卫生经济理念。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本指南力求简洁、明了、实用;希望能为基层医疗机构有效开展综合管理提供指导,有利于制订个体化的治疗、随访方案,推动基层心血管病规范化管理。

指南图书版封面

2157218

组织机构和编写委员会

2157218

指南杂志版封面

2157218

指南杂志版导读

2157218

指南全文下载方式

1.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下载PDF全文

2157218

2. 复制下方链接直接下载PDF全文

http://www.yixueqianyan.cn/CN/Y2020/V12/I8/1

2157218

853397392020-08-29 01:04:44更新过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