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北京策略

回复 星标
更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北京策略

2066049

健康城市蓝皮书《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以下简称蓝皮书)近日在京发布。该书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等单位组织编写,旨在为制定健康城市政策,保障健康中国行动有效实施,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健康城市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智库理论和经验参照。

蓝皮书指出,北京市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切实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原则,人民共建共享,健康北京建设工作机制得到完善,各项主要健康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然而,如何建立符合北京市市情的“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国内外经验研究及北京市市情,蓝皮书对“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施框架、实施范围、优先领域等提出了建议。

蓝皮书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施框架一般包括“赋权/责—组织结构—推进机制—筹资保障—监测评估”等重点环节。具体来看,赋权/责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共同协议、问责等方式,对“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及其推行主体赋以权力和责任;组织结构是为推动政策实现,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建立跨部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工作网络、牵头部门和公共卫生机构等;推进机制是通过政府战略、规划和项目制定、正式的咨询程序和政策对话、公共卫生政策报告和监测体系等形式来推动实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筹资保障则是为保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顺利实施,必须具备的资金支持机制或联合预算等资金保障措施;监测评估主要结合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或项目的影响评估以及健康视角分析,实现对“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监督和管理。

蓝皮书建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施范围可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梳理和修订现有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规划,促使政策更有利于人群健康。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要向社会公布,实行听证制度。在各项政策、规划效果评价中,要增加健康评价内容。其二,市政府法制办在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时,要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对影响公众健康的内容进行审核;在对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时,要将影响公众健康的内容纳入重点审查范围。其三,实施任何重大项目前,均根据需要提供健康影响评估材料。其四,当集体或个人认为规划、政策、项目等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时,可依照程序申请启动健康影响评估,并由专家委员会评估是否需要开展评估。其五,深入分析北京市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遴选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需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优先领域和干预事项,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

蓝皮书认为,由于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众多,为将健康因素融入其他部门的政策中,必须首先聚焦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分析各优先事项与政府优先事项的一致性、政策实现可行性、部门间合作的可能性等方面,结合北京市各部门、社会组织及利益相关者调研及座谈会等意见,明确北京市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优先领域。具体原则包括:一是危害的严重性,建议优先选择造成北京市人口主要疾病负担的重大健康问题,或影响人均预期寿命改善最为明显的疾病;二是影响的广泛性,优先聚焦政府已经作出承诺或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重视的健康问题或疾病;三是有较为明确的干预措施,建议选择病因学清楚或危险因素比较明确,具有行之有效、成本效果好的干预和防控措施的健康问题或疾病;四是具有前瞻性,即针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重大的卫生问题和影响因素;五是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应该选择当前已有较好领导协调和工作基础的领域。

陈远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