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预防为主——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 [学习《求是》杂志文章的体会(二)]

回复 星标
更多

胡大一:预防为主——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 [学习《求是》杂志文章的体会(二)]

1825161

1825161

预防为主——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

医药卫生改革要高举“公益、预防、规范、创新”四面旗帜~学习《求是》杂志文章的体会(二)

1、“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文章强调“坚持大健康发展理念。健康不仅是自己身体无病,而且是心理、精神、社会的全面健康”,“树立大健康、大卫生观念,加快转变卫生与健康发展方式,从治病为中心,转到以健康为中心,突出预防为主”,“促进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2、坚持预防为主,构建全面全程健康促进体系

文章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公式”:100%健康=60%生活方式

+17%环境+15%遗传+8%卫生服务。

健康中国“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要针对全人群,围绕全生命周期,加大干预力度,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融入百姓生活。”

要“防”字当头。中医:上工治未病。西医:一盎司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但我国目前急需改革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是防治分家,医疗机构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火烧中段,两头不管。没病的等得病,得病的等复发。这种被动碎片化医疗服务长期存在,难以改变的一个根源又是趋利性。放支架,搭桥,在左心耳封堵器,医疗机构立即可兑现“一磅”收入。而做预防康复,需花长时间的辛勤努力,最后见到的是“一盎司”。大型“公立”医院至今对预防康复仍喊在口头上,普遍缺乏积极性,主要认为“不挣钱”。

3、实现健康中国梦,需要充分发动群众,使每个人成为守护自己的第一责任人。

如果说传染性疾病传播具有一定的时段性、区域性和特定人群,面临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的挑战,涉及世界每一个角落(everywhere)和每一个人(everybody)。在我国,慢病所致死亡已占总死亡率85%左右。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70%以上。慢病的“井喷”势态,根源是不健康生活方式。很多群众缺乏保护健康所需的基本医疗卫生知识,不少人有吸烟、酗酒、熬夜、大吃大喝、久坐不动、长期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成为诱发慢病甚至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国每年100多万人因吸烟导致相关疾病而死亡,经济损失3500亿元!”

我们呼吁更多医生站出来,弥合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裂痕。首先,自己要做健康生活方式的领头人和示范者;同时要积极投身于健康教育,向广大群众,“大力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将维护健康的‘金钥匙’交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积极开展‘三减’(减油、减盐、减糖)”和‘三健’(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和健康口腔)行动。大力推进公共场所控烟。我们期盼一部高水平、高标准、真正保护人民健康福祉的全国公共场所、办公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控烟法规尽快出台并付诸行动。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用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法,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把健康故事讲精彩,让健康知识潜移默化地植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健康新生态。

健康长寿三字经

管住嘴,迈开腿;

0吸烟,8杯水;

好心态,莫贪杯;

睡眠足,别过累;

乐助人,心灵美;

家和睦,寿百岁。

健康从心开始,从我做起,从今天出发。

90活不过,那是你的错,不到99,轻易不要走。

做健康教育,要用正能量,占领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坚持健康教育的公益性,科学性,通俗性(让人听得懂的话,不说花香鸟语),趣味性,针对性(不同人群,中小学生,农民工,企业家,公务员,农民......)和实效性(如管住嘴,迈开腿,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

坚持健康教育的公益性是保基本。我们不仅要防止张悟本、李一等忽悠老百姓,也要充分关注“精英医学”不恰当过度夸大生物医学技术(尤其高成本、不成熟的种类)的神奇,诱导民众,打着健康旗号,为过度医疗招募病人。

为什么公众中一些人会对本有巨大局限的生物医学技术存在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一个重要因素是医学精英大唱“精英医学”。似乎临界病变与稳定冠心病,只有放上支架才能预防心肌梗死与猝死,才能安心回家睡觉。其实支架的道理说反了,对于临界病变与稳定冠心病,支架仅可减轻症状,不可能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不延长寿命。支架本身为金属异物,放入血管存在即刻与长期血栓的风险。血栓是引发心肌梗死与猝死的源头。也有的说心房颤动可以通过射频根治。实际上,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手术的成功率不够高,复发率不低,多年徘徊不前,没有那么神奇。要让那些做了没有成功,以及复发的患者,仍有光明与希望。也并非每一位心房颤动患者都需要做手术。

4、体育与医学融合,助推健康中国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伟人高度精辟的号召仍铭记心间,仍光辉闪烁。

“要加强全民健身行动。体育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提升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

有氧运动等健身运动,是实现全面身心健康的必由之路。一个人,包括已患了冠心病,放过支架,搭过桥的患者,只要在医生与运动治疗师指导下,循序渐进,既安全又有效地逐步提升有氧运动能力,不仅可使人生愉快,健康水平提升,而且可降低总死亡率,延年益寿。

路在脚下,走向健康。运动具有所有生物医学技术(支架、搭桥、消融)不可取代的、独特的、附加的预防与治疗慢病的效果。广大医生迫切需要学习我们过去不懂、不会、不重视的非医疗手段,干预控制慢病。

5、“人迹稀少的路”是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康庄大道。

五年前,我们新一代中国心血管预防康复人吹响了集结号,决定选择当时一条“人迹稀少的路”----心血管疾病与慢病的预防康复之路。我们坚定不移走下来了。读了《求是》文章,心潮澎湃,更加感到由于我们的判断和选择正确,我们的人生从此如此不同。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了人民的健康奋斗,无限幸福,无限荣光!向前进!向前进!选择正确的道路,坚持正确的方向!

1825161

1825161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