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不仅止于智者,更需要有位者有为

回复 星标
更多
谣言不仅止于智者,更需要有位者有为
»

由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典赞·2017科普中国”揭晓活动日前举行。本次活动将“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特别奖授予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这个团队有58位团员,平均年龄68岁,足迹遍布1600多个市、县,演讲2.3万多场,听众超过800多万人次。老科学家们以权威准确、通俗易懂的科普演讲,回应公众关切,澄清网络谣言,为群众送上了优质的科普食粮。

1792967

网络真是一柄双刃剑。身处“互联网+”时代,享受因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饱受流言、谣言嘈杂聒噪之烦恼。去年以来,网上就流传“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多吃主食死得快”“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同时吃螃蟹和柿子会中毒”“滴血能‘测癌’”“‘骨髓捐献’会影响健康”“打疫苗会破坏免疫系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让公众不知如何是好,听否?信否?

这些流言、谣言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健康有关,你不可能不去关注,可你过分关注,就会受其影响,干扰生活。

面对网上令人眼花缭乱的“热帖”“说法”,公众重要的是保持理性,不去盲从。对于那些仅凭相关常识,一看就知是伪科学的,要自觉抵制,不信不传;对于那些一时难辨真伪的,首先不转发、不传播,让权威把关。这时迫切需要权威部门和专家、学者积极回应、及时发声,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拆穿流言、谣言伪装,还原事实真相,用科学声音阻止流言、谣言传播,让其不再危害社会、误导公众。

流言、谣言之所以有市场,原因比较多,其中之一就是与“科学普及不够,权威声音缺位”有关。相关方面要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向年届七旬还在宣讲科普知识的老科学家们学习,从更权威的宣传普及、更精准的公共服务做起。


文/杨若,来源:健康报,文末有原文链接。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853397392018-02-05 08:41:13更新过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