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防治应重“三早”防“三过”

回复 已回复1 星标
更多
肛肠病防治应重“三早”防“三过”
»

来源:健康报KK网

肛肠疾病发病率高、危害大、损失重,但防治却面临诸多问题。近日在京召开的2015年中国慢性病大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分论坛上,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玥教授指出,应大力强化肛肠疾病防治宣教,规范临床诊疗,通过重“三早”防“三过”的方式应对国人肛肠顽疾。
“我国肛肠疾病发病率高、覆盖人群广。”安阿玥介绍,有数据显示,我国肛肠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9.1%,其中痔疮的发病率最高,占肛肠疾病发病总数的87.25%。覆盖13岁~84 岁人群,其中青年居多。同时,肛肠疾病还具有危害大的特点。以最常见的痔疮为例,患者多受到乏力、注意力及记忆力下降、肛门疼痛剧烈、组织坏死、失眠等多重困扰。此外,肛肠疾病造成的损失大。每年,肛肠疾病致使劳动力受损2000万人~3000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亿元。
“而与上述特点相对的是,肛肠疾病防治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防治工作存在严重不足。”安阿玥分析,首先,“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存在漏洞。具体表现为,公众重视程度不高、存在羞于就诊的情况,早期筛查措施不完善,加之该类疾病多具有早期隐匿性强的特点,导致“三早”难以实现。其次,重治疗轻预防趋势明显,大部分患者早期预防意识差,医疗机构不重视预防科普,将重点放在治疗上。而在治疗方面,又存在治疗不规范,“三过”(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手术)问题突出,导致治疗花费巨大,甚至带来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

针对上述问题,安阿玥建议,一方面,肛肠领域行业组织、专家、医生通过多种方式加大防治科普宣教工作,引导公众了解、重视肛肠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切实提高“三早”水平;另一方面,加强肛肠疾病诊疗技术培训、完善治疗方法、规范临床诊治、强化基本功训练,加强对“三过”问题的防范和监管,全面提高国人肛肠疾病诊治水平。

«
防痔集结号
»
1多喝水

多喝水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健康行为,对身体各项健康指标都有积极意义,当然对便秘也无往不利了。若是在补充纤维制剂的同时不多喝水,会造成更严重的便秘,因此最好每天摄入足够多的水。

2加强体育锻炼,避免长时间同样的姿势

从事久坐、久站等工作的人应该积极地经常性地参加体育活动,此外还建议每天多做做提肛运动,以增加血液循环,减小肛静脉血栓的几率,可预防痔疮发生。

3改善排便习惯

有人一蹲就是半个小时,玩手机、看杂志;有人喜欢熬着便意,等到了熟悉的厕所再行解决;也有人习惯几天排一次便等等——如此这般,不便秘才怪呢!改掉这些不良排便习惯吧!

4高纤维饮食

高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提高消化能力;由于膳食纤维热量低、体积大,很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因此,对于肥胖者来说,食用高纤维食物可谓一举多得。(更多饮食内容参考《痔疮的饮食法则》一文)

5放松身心,注意休息

好多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好比是太监伺候皇帝,不止兢兢业业,更有山大的压力和紧张的心情,熬夜、劳累过度,那是常有的事,这对痔疮君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福音。所以,看住自个儿身体,别让痔疮有机可趁!

6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

这也是一个可以防治痔疮的良好方法。

«
温馨提示
»

说这么多,忘记了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响应这个集结号,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这对于防治痔疮来说是毫无效果的,或者说,有了点效果也会很快消失,所以,对抗痔疮,并非一日之功。

2015-12-09 13:28:59更新过

正序阅读 1# 2015-12-11 09:19

学习了。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