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院外心原性猝死抢救成功率仅1.3%

回复 星标
更多
«
北京院外心原性猝死抢救成功率仅1.3%
»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微信

北京朝阳医院李春盛等报告,在2012年的北京,对于发生院外猝死的患者,在医疗急救系统(EMS)到达后,四分之三的人已无生命体征。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并实施抢救的心原性猝死患者中,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人仅为1.3%

作者指出,中国的猝死急救存活率远远低于北美和欧洲。改善这一现状则是系统工程,包括,尽快呼叫急救系统,救护车的快速到位,旁观者的心肺复苏,以及公众教育等。

作者报告,在2012年,医疗急救系统确认了北京城区的9897例猝死,其中有2421人(24.5%)进行了心肺复苏,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人在急救人员到达时没有了生命体征。

在心原性猝死的1693人(70%)中,虽然有74.5%的人目睹了心原性猝死,但仅有11%的患者接受了心肺复苏。最终到达医院时,存活的患者仅4.2%,最终从医院能活着出院的患者仅1.3%,而仅有17人(1%)在出院时神经功能没有受损。

作者认为,北京院外心原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比如阿姆斯特丹和悉尼均为13%。北京的情况虽与亚洲相似,但这些亚洲的数据都来源于10年前,甚至20年前。

1641424

该研究中,从急救系统从接到电话至抢救人员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是16分钟。这一数据也离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

北京已经是医疗条件最好的城市,院前急救还存在很大的提高空间。其他城市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深圳曾报道,院外猝死抢救成功率仅0.06%

研究还发现,74.5%的猝死发生在家中,15.5%在公共场合。

来源:Shao F, Li CS, Liang LR, Li D, Ma SK. Outcome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s in Beijing, China .Resuscitation. 2014;85(11):1411-7.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