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即将全面禁烟 控烟条例十大要点抢先看

回复 星标
更多
北京即将全面禁烟 控烟条例十大要点抢先看»

为了减少烟草造成的危害,维护公众健康的权益,2014年11月28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并将于2015年6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北京市控制吸烟工作将从部分场所禁烟进入”全面禁烟“的新时期。这条即将开始实施的控烟条例都有哪些具体规定?又将会对北京市民产生哪些影响?这里为您梳理了十大要点。

1设立禁止吸烟区域,维护公众健康权益。»

北京市控烟条例解读:设立禁止 吸烟区域,维护公 众健康权益。

下列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

(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

(二)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三)体育场、健身场的比赛区和坐席区;

(四)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临时划定禁止吸烟的室外区域。

2划定吸烟区域,遵守控烟规定。»

北京市控烟条例解读:划定吸烟 区域,遵守控烟规 定。

除第1条所述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可以划定吸烟区。吸烟区的划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和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

(二)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3划定禁止吸烟区域,自行实施全面禁烟。»

北京市控烟条例解读:划定禁止 吸烟区域,自行实 施全面禁烟。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本单位日常管理,依法划定禁止吸烟区域,制止违法吸烟和不文明吸烟行为;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控制吸烟工作。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自行实施全面禁烟。

4履行禁止吸烟责任,加强无烟场所管理。»

北京市控烟条例解读:履行禁止 吸烟责任,加强无 烟场所管理。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有下列责任:

(一)建立禁止吸烟管理制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和举报投诉电话号码标识;

(三)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提供烟具和附有烟草广告的物品;

(四)开展禁止吸烟检查工作,制作并留存相关记录;

(五)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者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可以利用烟雾报警、浓度监测、视频图像采集等技术手段监控吸烟行为,加强对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

5文明吸烟,利己利人。»

北京市控烟条例解读:文明吸 烟,利己利人。

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和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在非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应当合理避让不吸烟者,不乱弹烟灰,不乱扔烟头。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0元罚款;拒不改正的,处200元罚款。乱扔烟头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按照市容环境管理的相关法规予以处罚。

6创建无烟环境,摒弃吸烟陋习。»

北京市控烟条例解读:创建无烟 环境,摒弃吸烟陋 习。

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发现吸烟行为的,可以行使下列权利:

(一)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

(二)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

(三)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不听劝阻,构成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阻碍有关部门依法执行职务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开展控烟咨询,提供戒烟服务。»

北京市控烟条例解读:开展控烟 咨询,提供戒烟服务。

本市提倡减少和戒除吸烟行为。市和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对吸烟行为的干预工作,设立咨询热线,开展控制吸烟咨询服务,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戒烟服务。

8吸烟有害健康,珍爱青春岁月。»

吸烟有害健康,珍爱青春岁月。

学校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学生吸烟,对学生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帮助吸烟的学生戒烟。教师不得在中小学生面前吸烟。

9规范合法销售烟草,不向未成年人售烟。»

北京市控烟条例解读:规范合法 销售烟草,不向未 成年人售烟。

烟草制品销售者应当在销售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吸烟有害健康和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明显标识。禁止烟草制品销售者从事下列行为:

(一)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

(二)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及其周边100米内销售烟草制品;

(三)通过自动售货机或者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非法销售烟草制品。

10禁止烟草广告,保障公众健康。»

北京市控烟条例解读:禁止烟草广告,保障公众健康。

禁止从事下列行为:

(一)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移动通信、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或者变相发布烟草广告;

(二)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烟草广告;

(三)设置户外烟草广告;

(四)各种形式的烟草促销、冠名赞助活动。

来源:BRTN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