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文论】民间传统动物剪纸 / 陈山桥

回复 星标
更多

【剪纸文论】民间传统动物剪纸 / 陈山桥

325900

325900

/个人简介/

325900

▍陈山桥/ Chen Shanqiao

陈山桥,1949年生,西安灞桥人,陕西省艺术馆副研究馆员。197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曾在陕北安塞县文化馆工作,长期从事民间美术的辅导与研究,有多篇(部)民间美术研究论文及书籍面世。被国家文化部社图司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称号和“优秀辅导员”称号,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325900

《蝶扑瓜》/ 李爱莲 /
动物是民间剪纸中重要的表现题材,在农村凡会剪花草的妇女都会剪动物。剪动物首先要了解动物的结构特点,掌握动物的各种动态,而且要有一套打扮(装饰)动物的方法。要把每个动物剪好,需要认真观察和刻苦训练。

325900

《老鼠啃南瓜》喜花 / 白凤兰 / 陕西

325900

《马上发财》窗花 / 陕西

325900

《喜鹊登梅》/ 汪永红 / 陕西

剪动物,主要难在造型上。生活在农村的妇女,对自己喂养的牛、羊、猪、狗、鸡、鸭、鹅、鱼以及身边的飞鸟昆虫非常熟悉,对其结构、动态、生活习性非常了解,所以剪起来就能抓住最有特点、最有情趣的地方进行刻画。动物中的老虎、狮子,妇女们大多未见过,但她们剪得十分生动可爱。妇女们更多的是参考了身边猫和狗的动态和结构,创造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狮和虎。

/一、民间剪纸造型观念/

剪花巧手们认为剪动物不但要剪得像,而且要剪出精神来,这样才算好剪纸。为了表现精神,他们非常注重头部刻画。头大了,不但憨态可掬、形象可爱,而且也虎虎有生气。妇女们剪动物时都喜欢用大剪刀剪外形,这样剪出来的外形非常整体流畅。在内部装饰打扮上根据纹饰需要改变剪刀的大小。民间把剪动物称为剪花,认为把动物剪花了才有意思。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创造出了一套打扮动物的装饰纹样,如牙牙纹(锯齿纹)、花瓣纹、太阳纹、云勾纹等。为了表现自己的情感,借动物之形用有寓意的花草如牡丹、石榴、莲花等来装饰,用生命符号和吉祥符号如盘长、双葫芦、贯钱、太阳纹等来丰富充实动物形象。

325900

《鸡衔鱼》窗花 / 曹佃祥 / 陕西

325900

《金鸡探莲》花样 / 张芝兰 / 陕西
在动物的造型上,不管是辟邪的老虎、狮子,还是牛羊猪狗,妇女们都当作自己孩子一样表现它们。传统民间剪纸是民族民间文化一个组成部分,妇女们的动物剪纸,既是对生活的热爱,也给这些动物赋予了精神寄托与情感内涵,把现实的动物升华为观念形态,成为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辟邪纳福、生殖繁衍、生命长续、节日庆典的吉祥符号。它像“文字”一样成为民间文化中的语汇。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庆典、生口寿诞、巫术活动,都用它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盼。

325900

《鱼戏莲》窗花 / 李改琴 / 陕西
在传统动物剪纸中,常见的有狮、虎、鹿、猴、鼠、牛、马、羊、猪,狗、鸡、鹭鸶、鸳鸯、喜鹊、鱼、蛙、蛇、蜘蛛,蝴蝶、螃蟹,乃至龙、凤、麒麟等动物。这些动物人们都赋予其不同的辟邪吉祥、生殖繁衍的文化内涵。民间忌讳剪驴、骡、猫头鹰、乌鸦、狐狸、狼等。因为民间称驴为鬼驴,骡不生养,猫头鹰、乌鸦是不吉祥的象征,狐狸称鬼狐,狼性情残忍……这些动物成为邪恶的符号,因而绝少在剪纸中出现。

/二、动物剪纸的传承/

我国造型艺术的历史非常久远,而且一开始创作就以动物为主要题材。从河姆渡文化中的“双凤朝阳”、“双头凤”到仰韶文化的鹿、鱼、蛙、鸟和蚌壳摆塑的龙、虎;从殷商时代的兽面纹、夔龙纹,到秦汉、唐宋时的画像石(砖)、石雕等,创造出了动物艺术造型的辉煌。在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民间剪纸始终融会在民族艺术长河中,而剪纸中的动物造型则传承了具有原始文化信息的艺术图式。

325900

《双鱼》窗花 / 陕西
分析剪纸中的动物纹样就会发现,这些纹样传承了人类生殖繁衍、生命延续这个千古不变的主题。鱼、蛙、鸟、鹿是仰韶文化中的四大动物纹样,根据专家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彩陶中的动物造型具有巫术性质,反映原始人类的宗教信仰和哲学观念。专家们认为,仰韶时期的四大动物应该是原始生殖崇拜的重要符号,是向生命之神祈祷灵魂不死,生命永存和子孙繁衍的巫术表象。

325900

《盛碗双鱼》窗花 / 郑国翠 / 陕西
剪纸中的鱼、蛙、鸟、鹿至今仍是四大主题纹样,广泛用于婚嫁的喜花之中,其寓意都和生殖繁衍有关。
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有“鹳鱼石斧图”,一只白鹳衔着一尾鲢鱼,旁边竖立一把石斧。专家认为石斧是物质生产的象征,鸟鱼是人口生产的象征,它们体现了原始先民生存、生殖的两大功利目的,鸟衔鱼是象征男女结合,生殖繁衍。

325900

《兔衔石榴》窗花 / 陕西

民间喜花中有“鸡衔鱼”、“鹭鸶衔鱼”的剪纸纹样,这种纹样与原始先民绘制的“鸟啄鱼”一脉相承,民间观念中鸡(鸟)属阳属天,鱼属阴属地,鸡衔鱼则象征天地相交,男女相合,子孙繁衍不绝。这与专家分析原始文化中的“鸟啄鱼”结论是一致的。

325900

《蛇盘兔》佳县 / 韩改芳

325900

《蛇盘兔》/ 陈艳芬/绥德

325900

《蛇盘兔》/ 王海云/绥德

古老的阴阳配属观念在动物剪纸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阴阳鱼”、“对狮”、“对虎”、“蛇盘兔”、“鹰踏兔”、“虎头鱼”、“鸡头鱼”、“鹭鸶探莲”等等,都反映出阴阳相生、正负—体、生生不息的哲学观念。

325900

《鹰踏兔》/ 定边流传

325900

《鹰踏兔》/ 定边

325900

《鹰踏兔》/ 汪永红/绥德

陕北是民间剪纸留存较好的地区之一,近些年这里抢救出了大批的动物剪纸纹样,被专家们称为“活化石”。其中有“鹿衔草”,同阴山原始岩画中的鹿造型极为相似;“鹭鸶衔鱼”与原始文化中的鹳衔鱼图相一致;“牛耕图”与汉画像石中的“牛耕图”相似;“鹰踏兔”与汉画像石中的“鹰踏兔”内容一致。

325900

《凤鸟》/ 韩改芳/

在艺术发展的长河中,很多造型物象根据民俗事项的需要,被赋予了新的寓意,但民间剪纸中一直传承着古老原始的观念,如龙、凤等造型。据专家研究,龙凤是我国两大氏族各自崇拜的神物,也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形成了我国独特的龙凤文化。龙凤也曾是历史上帝王与后妃的符瑞,是宫室舆服的装饰主题,是“权威”的标记,但民间剪纸中的寓意仍是沿袭繁衍生子的古老主题。纹样有 “二龙戏珠”、“二龙交尾”、“凤戏牡丹” 等。鹿在民俗中寓意很多,神话传说中鹿为长寿仙兽,是长寿、繁荣、美好的象征。鹿谐意为“禄”,表示高贵与俸禄的意思,为民间“五福”福、禄、寿、喜、财中的一种。但在剪纸中,鹿经常作为婚嫁喜花出现,妇女们称鹿为“春鹿”,有些地方有鹿头花剪纸,妇女们称“春花”,仍紧扣生殖繁衍的主题。民间木版年画中有“连(莲)年有余(鱼)”,鱼谐音余,赋予了富裕的意思。剪纸中的鱼仍是“鱼戏莲”、“鱼穿莲”这个阴阳结合,生生不息的原始生殖观念。

325900

《鹿衔草》/ 党殿英/
从造型形态上看,民间剪纸也承传了原始先民的造型观念。动物外形朴实简练,以平面化、单纯化表现动物的形象和体态特征,以大的形体结构表现达到传神的艺术境界。民间剪纸讲求形象完整,如动物的两耳、两眼、四条腿都要完整地表现出来,不能相互遮挡。
我国传统动物纹样在创作手法上非常浪漫,其显著特点就是在观察众多生活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添加、复合、重组,创造出了一个个生活中根本没有的吉祥神物,如龙、凤、麒麟等。

325900

《龙》/ 定边
龙的形象是以蛇为原型,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如鹿角、牛头、鱼鳞、鹰爪等。凤以雄鸡为原型,集中了鹤、山鸡、锦鸡、孔雀等动物的一些特点,《宗书·符瑞志》说得较为具体:“蛇头燕颔,龟背鳌腹,鹤顶鸡喙,鸿前鱼尾,青首骈翼,鹭立而鸳鸯思。”麒麟是麋身、牛尾、狼头、马蹄、鹿角,角端有肉等。

325900

《麒麟送子》窗花 / 陕西

在传统动物剪纸中有虎头鱼身、鸡头鱼身、人首鱼尾、人首狮身、鸡身莲尾等纹样。
民间动物剪纸的创作方法较完整地体现了传统的美学观念。艺术的创造不仅仅局限于对生活原型的夸张,也可采取多种原型的综合、添加、重新组合以至超脱生活原型。这种手法是生活美和自然美的集中、提炼、概括。当然这种美的集中是在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下进行,如“虎鱼纹”,虎为阳物,有护生与送子的文化内涵,鱼喻阴多子,虎与鱼复合,成为阴阳结合、生命繁衍的符号。龙形象的复合是原始各民族部落图腾的综合体。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越是具有浪漫的想象,就越能感动人,越能引起人们的喜爱,也就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325900

《龙》/ 孙菁霞/

中国民间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连续性的,虽然表现形式上看似发生了变异,但原始文化的内涵并没有随着变异而变化,而在民间艺术中较完整地得到保护和传承。学习剪纸艺术要从学习古老的文化内涵开始,虽然剪纸中的动物寓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开始淡化,但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了解它、知道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民间艺术的造型规律、创作方法,最后创作出优秀的动物剪纸作品来。

END

【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zhonghuajianzhi@qq.com

联系人:《中华剪纸》编辑部

联系电话:17701266059

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剪会公众号

推荐中剪会

供稿陈山桥

编辑武嘉伊

技术焦禹铭

审稿张   琳

审定王来阳

▼点击下方链接购买相关书籍▼
▼ 申请加入中剪会▼

325900

325900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