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必须坚守的六条原则

回复 星标
更多

产品经理必须坚守的六条原则

周六晚上,和几个产品朋友聊身边的产品经理,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一句话:“感觉大多数的产品经理都是眼高手低的”。动不动,就是这个产品体验太差了、太平淡了……(PS:体验差在什么地方?你觉得平淡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什么人群服务的?)

于是,整理了几条,产品经理必须坚守的原则:

一、做一个产品重度发烧友和用户痛点敏感者

产品经理一定是产品的重度使用者,包括自家的产品和竞品,这样才能发现产品问题和后续产品迭代方案。

我每做过的产品,都会极力的去使用。原来做教育产品推出的积分体系,我每月的积分基本上在前五,也兑换了不少东西。

作为产品经理,我需要让这个模块去解决用户什么问题,给运营提供什么配套的服务。作为用户,我会极力的去完成什么事情,这样我能提出抓住用户痛点的需求。只是因为我亲身去参与过。

对用户痛点敏感需要产品经理不要想当然,针对使用产品过程中任何不好用的地方,都要及时记录,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往往能够产生很多很好的idea。

真的去好好体验自家的产品和竞品吧。你想,产品需求来源无非是:产品规划类需求、用户反馈需求、数据分析需求和竞品分析需求。剩下的就只有产品规划类需求,这个是根据公司OKR来的。(PS:你再也不用担心每次迭代要做什么了吧。)

二、竞品一定是值得学习的

产品经理肯定能从竞品中学习很多,无论是正向值得学习的点还是从竞品中某些模块得到反思的。

抄袭竞品并不可耻。只要是知道“竞品在这些阶段为什么要做这些功能和功能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有成熟竞品,有最优解,有共识的,学习成熟竞品做法,然后在竞品基础上优化,暂时没有思路进一步优化的,保持一致。

当然在借鉴竞对产品的时候,要根据自己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规避竞品不值得借鉴的地方。

技术的工作其实也是相似的,目标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创新,否则今天有一个排序的需求,让开发创新一个新的排序算法,估计他们要崩溃掉。所以“借鉴竞品”是常态,不用否认回避,承认并接受这个事实。

这里在赘述一遍产品拆解最快三步:

  • 产品架构

    :梳理清楚产品的功能清单(按照产品Tab模块);

  • 运营体系

    :看产品的历史迭代记录,找出和运营相关的模块(拉新、留存和促活);

  • 商业模式

    :看从哪些地方花钱和挣钱。

  • 剩下的就是行业分析产品核心流程梳理(带上特色功能的交互)。

所以拆解产品,真的能得到很多学习的机会。

三、需求价值分析五步法

判断需求的优先级,有很多方法:重要紧急程度和KANO模型都是可以的。但是有没有深入的去挖掘过,这些需求为什么重要呢?

首先需求一定是属于某个模块的。那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模块呢?——一定是根据产品的目标,即产品的年度/季度OKR来的。

在历史文章也聊过。这儿稍微整理,形成了需求价值分析五步法:

1.需求背景

——需求方提出的需求规划是否符合产品目标的预期。比如业务方提出的业务规划是这个月做新增,但是考虑到产品流失率较高。那么需要调整策略,先解决产品流失率问题。(在产品目标中也需要加上产品留存的解决方案)

2.用户场景——举例说明大部分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功能。其实主要是判断该需求是否真实存在。比如做电商平台做营销体系,需要有两个点需要解决:频次和客单价。首先针对于消费频次低的产品和toB的产品,做营销体系本身目的性是不够的;然后针对于客单价,高客单价做营销体系传播点远远不如低客单价产品。抓住低客单价高频次才能去做增长和裂变套路。

3.目标用户——产品的用户画像需要梳理清晰,包括用户基础属性(用户的基本信息)和行为属性(用户在产品中做了什么)。梳理清楚后,可以针对用户分群,包括产品的核心用户、付费用户、活跃用户、小白用户等。主要也是确认用户规模,其中以核心用户、付费用户规模越大,产品价值就越大;活跃用户越大,产品需求价值就越高。(这里提一个点:用户画像不是用来分析一个个用户的,而是用来分析一群群用户)

4.解决问题——这儿有两部分需要去分析:

解决什么问题:用户反馈的问题是什么?(其中很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反馈这些问题?)产品经理需要通过沟通深层次的用户需求后,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给用户?

是否已经解决了问题:解决问题后,一定要追踪用户是否已经已经满足了Ta?后续是否有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5.优化指标——在做产品模块优化过程中,需要判断是否能减少用户操作流程(从3步减少至2步或1步)和提高转化效果。如果这两步都不能满足,那么提升优化指标的优先级就没有这么重要了。

通过这五步操作,需求价值和优先级梳理其实就很清晰了。如果不清晰,这五步是否都完成了?去试试吧。

四、把原型讲清楚比画的漂亮更重要

通过一张图来梳理下:

536362

首先,需求,即什么人在什么场景下为了什么目的使用什么功能。这里要注意要综合用户和我们的需求,并将其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其次,操作入口,即用户从哪些地方获知我们的活动,或者说用户从哪些地方进入活动页面。这里要注意收集及穷尽入口,设计时不要有遗漏,让技术能够完整开发,测试人员能完整测试,保证活动的传播效果。在自己实践中,因为在入口处只粗糙交代了几个,导致在项目后期开发及测试对入口存在不该有的疑惑点。

最后,产品设计。清楚知道需求与入口,但还是不太知道怎么下手原型,其实出在几个问题上:

  • 不知道流程怎么画;

  • 不知道页面怎么设计;

  • 不知道控件怎么设计;

  • 不知道用户体验方面怎么设计。

我用一句话介绍我的设计思路:从步骤到页面,从元素到控件,进行后续设计

1.从步骤到页面

描绘业务流程及用户操作流程→将流程转化为页面。首先,怎么去描绘流程?我将其分成两点:

a.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就是明确模块涉及到的用户角色在实际场景中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b.操作流程

先明晰用户操作的主流程,然后再去穷尽分支流程。不要过早地陷入分支细节中,而忽视了主流程的清晰性及简洁性,深深打击用户体验。

2.从元素到控件

梳理路径为:填充元素→转化控件→页面流转

填充元素:围绕任务设计元素辅助用户完成任务。比如:编辑页的任务是填写信息。所以应具备可填写信息的元素;为了让用户简单顺利完成任务,还需加引导元素。

转化控件:将元素转化为一个个控件比如点击按钮,文本框等。比如根据“填写信息”设计文本框;根据“引导元素“设计动画等。

页面流转:通过控件描绘页面跳转的关系,将各页面通过连接线连接起来。好比点击编辑页的确认按钮,用户进入结果页。

3.进行后续设计

包括视觉逻辑以及功能预见性。这里就简单提一下:

视觉逻辑:通过上述设计步骤后,页面就是一堆元素累积的大杂烩。所以需要有清晰的视觉层次以及良好的视觉流结构。

清晰的视觉层次:通过组织让用户意识到元素间的相关性,通过突出元素将用户引导到重要的元素。良好的视觉流结构:视觉焦点的设置不宜过多,导致用户视觉不断跳跃。

功能预见性:要让用户看到就知道如何操作。

因为原型是评审前最后一道关卡,梳理原型一定是结合功能流程来的。我做原型先会体验竞品。

五、跟进项目一定要落地

这儿已经写过了,传送门《项目管理风险自查清单》。

做好以上五步(以上都是产品经理工作流程),起码在做产品的过程中,你会轻松很多。如果还要细致点。请看专辑《产品经理工作流》。

最后聊聊职场最重要的原则。

六、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响

这是每个职场人士都需要坚持的原则。其实这就是如何取得leader的信任。因为有很多小伙伴说John你为什么会成长这么快,其实这个原则帮我很大的忙,如果你在工作中做到了针对leader分配的任务有究其根本,并且能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leader就会“倾其所有”来帮助你成长。

每个人在职场中都会成长,成长更快的两种方式:

1.你跟对了一个leader,他给你从0到1的成长指导,尤其是产品经理。手把手教你从0到1梳理产品、完成产品规范化搭建。可以帮助你快速的提高;

2.让leader觉得你“好用”。我始终记得我第一个产品老大经常在炫耀,我觉得John很“好用”。这里的好用,是我能高质量的完成他交代的任务,并且能自我工作规划。然后我能给他“长脸”。别的团队搞不定的,我们能搞定。

因为产品经理的工作本身就是挺琐碎的。如果梳理工作重点,高质量的完成和反馈并周知。真的太重要了。(绝不是熬汤)

做产品切勿太虚,一定要实在。

最后放一张数据产品经理的技能图:

536362

John公众号文章正在整理成一个电子档文件。因为好像有的小伙伴打印部分,花了几百。等我整理好了,会通知大家。(暂时不出书哈。)

记得三连哦。感谢!

John为你准备了历史文章。真的建议小伙伴好好看看:(点击图片过去看原文)

536362

536362

536362

536362

536362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