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跨境电商“读秒”通关

回复 星标
更多
上海海关跨境电商“读秒”通关
NO.1

为了缩短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模式商品的通关时间,上海海关推行担保验放模式,通过实现电子计征、担保验放、汇总征税,将跨境电商订单进口通关整体提升至“读秒”时代。而在此之前,由于需要等待国库实收税款的回执,跨境电商订单中需要缴税的包裹,往往会在口岸等待24小时。

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入驻上海后,上海海关推出多项举措,包括开通直邮绿色通道,允许直邮进口商品采取提前申报模式进境,对于进入绿色低风险通道的海外电商平台商品实时验放,进一步为跨境电商直邮进口模式提速。此外,上海海关还上线商品自动备案模块,对备案商品自动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对低风险商品实现自动备案,进一步降低企业备案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

今年上半年上海海关共受理跨境电商试点进口业务33.7万票,货值8698.6万元,新增入驻试点跨境电商进口业务的备案企业108家。下一步,上海海关还将积极探索跨境电商进口退换货监管模式。

又讯随着上海地区水果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海海关通过启动寄售水果估价模式试点,优化水果监管服务等举措进一步缩短水果通关时间。

来自南美等地区的进口水果大多采用寄售的贸易方式,也就是进口水果需在国内市场完成实际销售后才确定最终的结算价格。在水果进口申报通关环节,水果进口商无法准确申报成交价格,容易引发价格质疑,而通关时效的拉长会降低新鲜水果的品质。针对这一情况,上海海关于2014年底启动了寄售水果估价模式试点,根据企业寄售协议一次性征收税款保证金,并按协议约定的保底价格对进口货物先予征税放行,待货物销售完毕后再由企业根据实际销售数量和价格进行价格补充申报。“寄售水果估价试点既能保证海关最终准确征税,还大幅缩短了通关时间,更方便了我们企业对外付汇。”参与试点的上海佳农公司黄红雷对寄售水果估价模式给予好评。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