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苏宁+万达,电商江湖是合纵还是连横?

回复 星标
更多
阿里+苏宁+万达,电商江湖是合纵还是连横?
.
.
.
.
.
.

记得几年前有人画过一张图,把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域各企业比喻成战国七雄,这里面包括阿里巴巴、京东、当当、苏宁、国美、唯品会等等,如今,江湖纷争进入更深化的阶段,横扫六合大一统的时代会到来吗?

前几天,京东借助大婚之喜成功的实现了和永辉超市的联盟,而随着阿里巴巴与苏宁的豪强结盟,中国的电商版图又发生了巨变。如果我们把京东与永辉的联合看成是“合纵”,那么苏宁与阿里的联合就是“连横”。

更具有震撼力的是,有消息表明,阿里巴巴与苏宁相互持股达成合作之后,万达也将很快将旗下的百货业务交给苏宁云商来打理,如此复杂而连续的合作链条,几乎等于是形成了巨无霸的跨线上线下的商业大联盟。

曾经在两年前,万达的王健林还在与马云对赌,苏宁的张近东还在两会上攻击电商的缺陷,可如今,万达与苏宁都已经与阿里巴巴不再是对手,而是联盟的盟友。

京东在几年来异军突起,完全让同时代的其他类似B2C电商毫无招架之力,当当、亚马逊等都成为了手下败将,更是让电器市场曾经“美苏”争霸变成了京东一枝独秀,不管是苏宁还是国美,都无力抗衡来自电商的冲击波。

京东的商业模式其实从本质上看与苏宁和国美等差异并不大,只是将线下成熟的交易模式转移到了线上,借助跨区域和低成本的优势将苏宁与国美击败。从这个角度讲,京东和永辉的业务虽然各有强弱,但本质上很类似,两者的联合对于产品品类的齐全与配送能力的提升都有好处,获得说对O2O有很大意义,但只是1+1的关系。

阿里巴巴在马云的理念中始终只做大平台,自己并不想去操刀生产或者销售,是纯正的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造就了淘宝与天猫的繁荣。但是,平台的建设需要丰富的内容,否则有可能空心化,当平台面临冲击的时候更需要坚强的柱石来抵抗,否则面临轰然倒塌的风险,因此,阿里巴巴与苏宁的合作可以看成是1×1的关系,虽然很多人看起来仍然还是1,可这个1却发生了核聚变反应。

在值钱,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连续在两会上提交电商征税的提案,据说已被相关部委采纳,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还是让苏宁最终放弃了寄希望于政策的念头,在网购上与京东等展开了决斗,可是战果并不理想,至今苏宁云商的线上业绩也无法与天猫京东相提并论。

正如某评论所说,苏宁与阿里巴巴的结盟,等于是苏宁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天猫最大的店主,可是,在这以前,当当不是早就在天猫开店了吗?而且,阿里巴巴入股苏宁,苏宁也会入股阿里巴巴,两者是融合,而非单向的投资,这绝对是要成就大1的节奏。

与很多人认为的阿里巴巴结盟苏宁是图谋O2O不同,马云、张近东加上王健林的层层联盟,也非早就不在乎网购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才是合作的重要方向。苏宁老板本来就是资本市场的高手,也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有所发展,资本融合的阿里巴巴一苏宁未来必将借助互联网金融为业务合作的催化剂。

资料显示,苏宁金融是秉承苏宁集团“服务是苏宁唯一产品”的经营理念,在基于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对商流、物流、资金流产生的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进而推出的针对消费者以及企业的涵盖支付、信贷、保险、理财、安全等全方位金融服务。但是,苏宁金融并没有切实在作起来,在没有充足的场景的状态下,任何的互联网金融都是空中楼阁。

相反,有阿里巴巴生态支持的蚂蚁金服早已经是互联网金融的一面旗帜。在苏宁与阿里巴巴合作之后,未来蚂蚁金服与苏宁或在多个领域达成合作,苏宁线上和线下将全面接入支付宝,和可能在020领域发挥巨大作用,芝麻信用与网商银行等互联网业务也很可能与苏宁的现有业务进行密切合作。

当然,O2O也不会缺席合作,苏宁可以借助淘宝天猫的流量资源,阿里巴巴也可以借助苏宁的门店和线下配送资源,给苏宁插上对付京东的翅膀的同时,阿里也拥有了应对平台挑战的护城河。

合纵,还是连横,是摆在现在所有中国商业企业面前的一道选择题。面对气势正盛的阿里巴巴电商帝国,线下的商业企业是选择与阿里巴巴平台的连横合作还是与同病相怜的曾经对手们合纵结盟,都值得好好深思。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