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糖尿病“共舞”23年

回复 已回复1 星标
更多
我与糖尿病“共舞”23年»
导语

为推动福建省健康教育和健康科学普及工作,广泛传播健康知识,引导树立健康观念,养成良好健康行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努力实现健康中国梦。2014年7-9月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健康教育促进中心、福建省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联合开展“福建省首届健康科普创作大赛”,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并调动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健康科普写作热情,营造全省健康科普文章写作氛围。活动期间,共收到参赛文章371篇,现挑选部分适合健康界社区平台的优秀作品,以飨广大读者。

每当我踏上公交车,出示七十岁老人免费的优待证时,许多司机都会以怀疑的眼光注视我;每当我到医院取药,排到七十岁以上老人优先队伍时,后面常有人喝斥“不可以插队!”因为他们都不相信我已经上了七十岁。

每次这种情况发生时,我的心情有点矛盾:既不高兴,又暗暗自喜。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患糖尿病这个现代都市病的人,只要勇敢面对、坚持科学调理,照样可以保持年轻、活出精彩!

52岁吃出糖尿病

我是在福建省政府做了十年接待外籍华人及台、港、澳同胞工作的公务员,经常吃在饭店,与美食打交道。因为遇到过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经历了饥荒年代,到了壮年有了这样大吃大喝的机会,就没有节制,以至在52岁那年验出了高血糖,从此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

刚查出病的时候,感到无知、恐惧、倒霉、好象天要塌下来。因为听说这病一辈子治不好,要天天吃药,其危险程度仅次于癌病,从此要与美食说再见。我痛苦、消沉、灰心,甚至不知所措。

勇敢面对、坚持治疗

在接待东南亚华侨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中有相当多的人是糖尿病患者,但他们照样满世界飞,探亲访友,做生意。如著名新马华人企业家林先生夫妇,三十年的糖尿病历史,而且属I型,代代相传,但他们直面人生,生活过得正常,还不断的安慰我,帮助我抛弃惧怕心理。

我相信,知识是力量,因为不了解,所以无所适从。为了了解它,我开始有意识的阅读书报、杂志、请教专家门诊,悟出一些应对糖尿病的办法:

1
严格控制饮食

对于贪吃的我来说,这是件很难的事。一开始,每天“一、二、二”(早上一两、中午二两、晚上二两)的主食限制,非常不适应,肚子饿得难受,又不敢多吃。一旦太过节食造成营养不良,还容易低血糖。

之后,我就在“菜”上做文章。比如二两的面食,里面可以放适量鸡、鸭、肉、蛋、菜加上汤,大碗吃下去,多么痛快。因主食不多,血糖受影响不大。我改变了东方人以吃饭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

原来以为从此与水果无缘,但我天天吃水果。技巧是:一,吃水果的时间放在两餐之间;二,选择糖份少的水果;三、控制数量,如中等的苹果一天分两次吃,小的一天吃一个。蔗糖以外的任何东西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控制数量。现在按这样的吃法,我已经非常习惯,很少肚子饿,也很少低血糖。

2
每天坚持运动

运动,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我有切身体会。医生会告诫说,饭后最好不要坐下,更不要躺下,活动半小时,对餐后血糖的控制大有好处。

青少年时,我是业余田径运动爱好者,退休后我选择了运动量较大的网球,还是福建省老年体育协会网球委员会的成员。周一到周五都在网球场上跑,那是我心情最愉快、最舒畅的时光,也对我的病情控制大有好处。

因为打网球,我每年多次到全国各地参加竞赛,大大丰富了老年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周六、周日除了做家务,还到森林公园等处锻炼,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每当清晨骑着自行车赶往运动场时,感到自己有力气、有生气、活着真好!

3
别怕吃药打针

对于糖尿病,全世界都还未找到其根源及根治的办法。目前社会上(包括媒体)宣传的可以用什么办法几天内根治,都是带有误导性。我前年因听信某人组织的推销,花了3800元买了几个疗程的膏药贴在脚心,还听信了可以停止服药,几个月就可以根治。结果只停药一周,我的血糖迅速上升,这才知道上当受骗。

我吃了二十年的糖尿病药,换了十几种的药品,到三年前发现,空腹血糖已经无法靠药物控制。当每天清晨空腹血糖到了8.5时一直降不下来,专家门诊医生告诉我是因为病程太长,胰岛素的分泌已很困难,在做了一次全面筛查后,我每天打一针德国进口的“甘精胰岛素”。自此,多年来剂量不变(每次14ml),我每天的空腹血糖控制在6左右。

我一直惧怕打针,以为那意味着“不可救药”。实际上,它是一种最安全又不易产生并发症的办法。据称,有些先进的国家对初患糖尿病患者就采用胰岛素注射,大大的控制了并发症。我现在习惯了每天打针,就象吃饭、睡觉一样,非常自然,蛮有安全感。

监测很重要

糖尿病是不断发展的全身性疾病,病人平时的自我监测很重要。

我每周各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在偶尔饮食超常的情况下,勤测血糖以调整饮食。为了保护眼睛(因为五年以上病史的患者眼底黄斑病变的是正常人的5倍),我每3-6个月做一次眼底眼压检查。如果白内障致使视力只有0.3时要及时做手术。为了保护肾,3-6个月作一次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检。每3个月作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等等。

我今年75周岁,与糖尿病“共舞”了二十三年。我完全走出了糖尿病的阴影,现在被大家公认为是一位健康快乐的老人。在此我要由衷的对“糖友”们说,糖尿病其实不可怕,它不过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坎。只要敢于正视它,配以科学的治疗,就可以跨过去。迎来美好的明天。


作者:吴宝宜

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退休公务员

插图:来源网络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或引用需征求作者本人同意。

健康界社区欢迎更多医护人员参与健康科普写作,由于平台为公益平台,无经费支持作品稿费,愿意分享健康科普文章的,请直接发帖分享,或发邮件ogzyy@qq.com给我们,谢谢大家的参与!面对占领各个平台的伪健康信息及海量不靠谱的养生信息,我们也该有所行动!

2015-05-28 19:29:44更新过

正序阅读 1# 2015-05-28 19:33

http://q.115.com/t-101075-1230243.html#

[福建]-省医学会表彰首届健康科普创作大赛的获奖者(附43篇作品)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