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代县(名人篇) ▏周续之

回复 星标
更多

魅力代县(名人篇) ▏周续之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

周续之

     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人,居豫章之建昌,师事太守范甯,后入庐山,事释慧远,义熙中,刘毅镇姑孰,命为抚军口又徵太学博士,刘裕辟为太尉掾,并不就,宋受禅,以讲经召至,为开馆郭门外,寻移病锺山,景平元年卒。


138553

138553

人物生平:

        周续之,字道祖,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 ,卒于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雁门广武(今山西代县)人。他是一位神情专一的学者,兼通儒道释三学,而以老庄为主。在玄学兴盛的时代,既不盲目效仿玄学家的放达,也不持他老师范宁斥玄学家为桀纣的武断。而是不趋时尚,唯求知识的博深与个人精神的忧游自在,无挂无碍。

138553

      周续之的祖辈由雁门移居豫章建昌县。在他8岁时父母双亡,由兄长扶养。12岁时到郡学读书。豫章太守范宁对魏晋以来的玄学思潮大加抨击,而以儒家经典教授学子们,周续之跟随范宁受业几年,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得了一个“颜子”的美誉。

138553

      后来他闲居在家读《老子》、《庄子》,《周易》这三玄,也涉猎一些佛教典籍,对儒道释三学进行比较认识,尤对老庄有心得。因而老庄思想较多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他认为要在晋末那样腐朽的社会保持名节高志,就不能去应聘做官,更不能娶妻生子徒增累赘。因此他过着布衣蔬食的独身生活。

138553

      他常常诵读嵇康的《高士传》十分欣赏书中那些高士的风度,甚至情不自禁地为之做注。他同著名的高僧庐山慧远有同乡之谊,处事为人也有慧远之风。他去庐山敬事慧远,史载他是慧远门下五贤之一。他还有一个难得的称誉,与刘遗民、陶渊明被时人称为“寻阳三隐”。


138553

他用贤得人

      东晋南朝时期,虽然帝王与高门士族过着腐朽的生活,但是他们常迎合世风附庸风雅,征用一时名望以示用贤得人。豫州刺史抚军将军刘毅镇守姑孰时,请他去当抚军参军,晋帝又征聘他做太学博士,他都没有接受。但是江州刺史刘柳每次请他同游山水,他都欣然从命。刘裕身为大将军有心成就大业,重视征用名士,他被辟为太尉掾,他仍旧拒绝征辟。刘裕知道他心气高杰不肯为官,称他“真高士也”。

138553

      于是赐给他丰厚的礼物。但是周续之在高官厚礼的隆遇下,一如既往、不变节、不欣喜,依旧在山中过他平静的平民生活。刘裕称帝后,为他在东城外设立书馆、招集门徒进行教学。还亲自到学馆中向他请教《礼记》中“傲不可长”;“与我九龄’、“射于 园”这三句话的义理所在。他为刘宋武帝作了精辟的辨析。他学识渊博,时入称为“名通”,周续之平素患有风痹,但他与学不知寒暑,与教孜孜不倦。后来劳累过度,四十六、七岁就病重不能继续讲授了。于是住到钟山养病,于景平元年去世。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