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 古扇剪纸

回复 星标
更多

清风徐来 古扇剪纸

326609

帝王出行的仪仗扇,诸葛亮的羽扇,扑流萤的轻罗小扇,《西游记》里的芭蕉扇,孔尚任的“桃花扇”,文人手持的折扇,百姓用的蒲葵扇……中国的扇子,可谓异彩纷呈、渊源深厚。

326609

又因古人极具审美情思,即令对普通器物亦加意营造,这就使扇子具有审美色彩。所以,除了实用,扇子又有礼仪、审美、身份认同、文化表征等多重功能。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团扇了。

326609

团扇/深闺妩媚

扇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用竹木做架,以优质素纨做成,又称纨扇。团圆的纨扇,本是爱情的象征。却与一个失意的才女关联在一起,班婕妤。班氏起初深得汉成帝宠爱,后来成帝移情赵飞燕姊妹,班氏受贬深宫,做《团扇诗》。诗中,她把自己比作团扇,虽在夏天为君王所用,却常恐秋季来临、天气转凉,遭到抛弃,“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326609

其实男性当然也用团扇,不过,团扇的审美属性及其体现出的文化心理,更与女性关联在一起。

折扇/文人标配

明清时期的读书人,往往是头戴方巾,手摇折扇。学界基本认定,折扇源自日本,北宋时期经朝鲜传入中国。宋元时期,偶见使用折扇的记载,至明代永乐年间,统治者大行推广,折扇流布天下,渐取团扇而代之。折扇收放自如,携带方便,更兼适合写字作画,可以彰显学养才情,因此为读书人所喜。

326609

文人好扇,遂将其美化、雅化,除了扇面上的书画,还有附着的扇骨、扇坠、扇囊、扇盒,都极讲究。

326609

羽扇/名士风流

“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闻道鹤书征,临流还洗耳”。羽扇,可谓建构了中国文人的隐逸世界与高洁人生。

326609

若说扇类风流,非羽扇莫属,最著名的羽扇用户自然是诸葛亮。羽扇是扇子家族中最早出现的,已有2000多年历史。周王的仪仗中,已有扇翣,用雉鸡之羽制成。汉末盛行于江东,西晋灭吴,名士陆机等人入洛,将使用羽扇之习带入中原,时人“翕然贵之”。

326609

隋唐时,用孔雀羽作障扇,为圆形。

蒲扇/日常所需

普通民众最常用的扇子便是蒲葵扇。东晋时期,蒲扇已广泛出现于百姓日常生活。实用为先,质朴无华,不事雕饰。蒲扇所承载的,还有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忆。

326609

炎炎夏季,找一荫凉,三五乡人,围坐一起,手摇蒲扇,喝点粗茶,谈天说地,谈古话今。或如白居易:“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学习系列剪纸知识,长按下图二维码,点击“听课列表”查看课程介绍~

关注锦屿琳观剪纸艺术
开启全新剪纸创作世界
新窗口打开 关闭